說起國民黨能征善戰的人可是不少,比如我們熟知的杜聿明、劉玉章、胡璉、張靈甫等人,無一不是手段超絕心高氣傲之輩,但是還有一人能夠穩壓他們一頭,不僅戰功卓絕,更是將這些治得服服帖帖,他便是關麟征。
對于關麟征的評價,莫過于在臺兒莊戰役之后,日軍指揮官板垣征四郎的一句評語,那就是關麟征的一個軍,頂得上中國十個軍的戰斗力,能讓敵人有著如此高的贊嘆,可見關麟征“鐵血名將”的稱號絕不是空穴來風。
冒名頂替成就威名悍將
關麟征出生于1905年的陜西,家中只是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為家中的兄弟姐妹太多不堪重負的原因,所以關麟征便早早地輟學補貼家用,但即便如此也依舊是杯水車薪。
在1927年的時候,19歲的關麟征迎來了人生當中的轉機,當時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了國民黨,并且還開辦了日后名震全中國的黃埔軍校,誠邀廣大年輕俊杰加入其中,為日后中華的崛起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黃埔軍校選拔嚴格,關麟征當時并沒有入學的資格,但巧的是當時有一個名叫吳麟征的人通過了入學考試,但是因為某種關系他并不想去,于是關麟征便干脆拿著那張報名卡冒名頂替,和杜聿明等人一起前往廣州,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
1925年關麟征參加了黃埔學生會的第一次東征作戰,這也是關麟征第一次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正式的戰斗當中,但是等上了戰場他才明白過來,原來實戰和紙上談兵竟然有著如此大的差距,但是憑借著一腔熱血,他還是沖在了陣地的最前沿。
當時和關麟征作戰的是陳炯明的部隊,而陳炯明作戰的特點一貫是以嚴防死守而著稱,于是關麟征現場帶著10余名共產黨員和共青團成員成立了一個敢死小組,利用竹梯率先爬上了城墻,成就了此戰的頭功。
但是為此關麟征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攀登城墻的時候,他的左腿不幸中彈,最后在醫生檢查之后竟然揚言要截肢,這讓關麟征大為不滿:一條腿還怎么沖鋒打仗?
不過好在當時軍校代表廖仲愷來看望傷員,在關麟征反映了自己的情況之后,廖仲愷便將他送到了后方醫院進行治療,這才讓關麟征保全了左腿,傷愈之后關麟征便擔任了黃埔軍校的總隊副官,成為學校當中不折不扣的“大師兄”。
治軍嚴明,作風耿直
要說關麟征身上與其他國民黨軍官最大的不同就是,關麟征的做派十分的正派,而且性格還十分的耿直,這讓他在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國民黨內部,都有著十分不錯的口碑,但是有時候也會招來不少人的反感。
比如他和蔣介石的心腹愛將陳誠之間就很不對付,因為在當時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1師61團團長的時候,便對突然空降而來的參謀長陳誠非常不滿,因為他覺得陳誠的才華根本比不上他的老師長曹萬順,因此這也遭到了陳誠的不滿,如此耿直的性子在曲意逢迎國民黨中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不過在治軍方面關麟征可絕對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因為在他的調教之下,他手下的士兵的戰斗力個個不俗:每天5公里的越野雷打不動,步槍射擊更是要做到人均十環的地步,在刺殺訓練的時候,也必須連續刺殺稻草人300下。
除了訓練嚴格之外,關麟征還十分注重部隊當中的文化學習,他常年將《孫子兵法》和《易經》帶在身邊,沒事的時候就會細心揣摩其中的要義,而他更是命令手下的將士皆是如此:只有平日里多下苦功,才能在戰場上減少犧牲。
因此當時關麟征所在國民黨52軍當中,無論單兵作戰能力還是文化素養,在眾多國民黨雜牌軍當中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對此連蔣介石都是不吝贊嘆,聲稱倘若國軍都像52軍一樣,何愁日寇不被蕩滅。
三戰打出“關鐵拳”的威名
在部隊當中有一句話叫作“練為戰,不為看”,有沒有作戰能力只有上了戰場才能真正見分曉,而關麟征則是這一句話的有力實踐者,只用了三場戰斗便將日軍打得膽寒。
第一戰讓關麟征聲名大噪的是長城保衛戰,1933年日軍進犯我國長城,關麟征率領麾下25師團搶占古北口,與日軍的飛機大炮展開了拉鋸戰,他本人更是親自率領149團帶頭反攻,與日軍進行了慘烈的白刃戰。
這一戰足足打了兩個多月,其中更是消滅了2000多日軍,成為自“九一八”之后中國軍隊首次大規模殲敵的記錄,而此戰也是讓關麟征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1938年臺兒莊大捷正式打響,關麟征臨危率領自己的52軍全體骨干,正面迎擊日軍的精銳部隊第五師團,由于52軍軍長湯恩伯刻意避戰,這讓關麟征大為不滿,于是在他的執意請求下,直接帶領自己的精銳單獨出兵,并且極大支援了作為先頭部隊的孫連仲。
大捷過后日軍指揮官板垣征四郎更是稱贊關麟征的52軍堪稱鐵血軍團,足以抵得上中國普通軍隊10倍的戰力,而關麟征也成就了“關鐵拳”的美名。
第三戰便是1939年的長沙會戰,此戰關麟征巧妙地運用湘北的地形,布下“口袋陣”,讓日軍秀安入到進退兩難的陷阱,此戰關麟征將戰術和戰法運用得淋漓盡致,生生抵擋住了岡村寧次的10萬日軍。
不過最讓人拍案叫絕的還是關麟征的在中國解放時的態度,他直接回絕了蔣介石帶他去臺灣的要求,而是帶領自己的家人隱居香港,生活在一個不足70平方米的小房子當中。
而關麟征也是為自己立下了“四不原則”:不參加政治討論,不接受媒體采訪,不接受政府補貼,不聯系故交好友,每天不是練書法就是聽秦腔陶冶情操,活脫脫一派世外高人的形象,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趙嘵林,魏立安著. 陜西抗日將領年譜[M].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全國政協陜西省戶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關麟征將軍[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姜廷玉,黃亦兵主編. 黃埔軍校百將傳[M]. 西寧: 青海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