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美貿易戰持續膠著,美國以 145% 的高額關稅試圖壓制中國,卻未能得逞。事實證明,中國經濟在壓力下愈發堅韌,美國則陷入困境。
美國的 “極限施壓” 得不償失。高關稅導致美國物價大幅上漲,2024 年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 2300 美元,中產階級生活成本飆升。中國國內消費市場卻不斷壯大,2024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 50 萬億元,服務消費占比達 46%,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堅實支撐。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在 2024 年仍高達 3610 億美元,較 2018 年增長 12%,關稅戰淪為一場鬧劇。
中國產業鏈的穩定性讓美國企業難以避開。墨西哥制造業 60% 的中間品依賴中國,美國加稅反而增加了本國企業成本。越南、印度等國雖試圖承接產業轉移,但因電力短缺、制造良率低等問題進展緩慢。中國掌握全球 87% 的稀土供應,對美國軍工、新能源產業形成有力制約。
科技領域,中國加速自主創新。芯片自給率從 2018 年的 15% 提升至目前的 70% 以上,華為昇騰芯片性能直逼英偉達 A100。國產大飛機 C919 訂單超千架,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在歐美市場表現亮眼。全球格局重塑中,東盟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一帶一路” 建設持續推進。
美國當前面臨通脹、供應鏈斷裂、盟友離心等難題。中國憑借內需、科技、金融三大支柱穩健前行。不禁讓人思考: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還能堅持多久?中國還有哪些行業將在逆境中崛起?未來 10 年,人民幣有無可能取代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