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8日,根據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發布的一份聲明,拜登被確診患有惡性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
5月19日,拜登首次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癌癥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和你們中的許多人一樣,吉爾和我深知,創傷讓人更堅強。感謝大家用愛與支持鼓勵我們。”
截圖來源:新浪微博
作為前美國總 統,拜登每年都會體檢,為什么他沒能早點發現前列腺癌呢?日常生活中,男性同胞可以做點什么來預防呢?
文 | 朱耀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
泌尿外科副主任
前列腺癌,為什么難早期發現?
前列腺癌發生進展的周期可以長達5-10年,但是有10%的前列腺癌發展迅速,可以在1-2年內出現進展、轉移,在美國,前列腺癌篩查已經推廣40余年,極為廣泛,但是即使如此,每年新診斷的前列腺癌仍有8%為轉移性,5年生存率為33%,并且這個生存率近10年沒有顯著改善。
這種篩查間期迅速進展的前列腺癌,稱為interval cancer,往往和特定基因和某些致癌因素相關,在乳腺癌篩查中也會存在。這也提醒我們不僅要關注前列腺癌發生的果(PSA由前列腺癌分泌,與腫瘤大小相關),也要關注前列腺癌發生的因(特定基因,決定前列腺癌發展的油門)。
前列腺篩查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近年來,前列腺癌已成為全球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脅。在中國,其發病率逐年攀升。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列腺癌發病率已躍居上海市男性惡性腫瘤第三位。
我們目前依賴的前列腺癌篩查手段主要是PSA,PSA是前列腺癌的果,不能區分前列腺癌發生的因,無法區分“惰性”、“低度惡性”、“高度惡性”。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解析前列腺癌的致病基因和環境因素,一方面可以設計個體化早期預警指標,另一方面提供預防高度惡性進展的干預手段。只有將篩查變為“預防”的第一站,才能真正提升前列腺癌篩查獲益比,減少過度診斷。
(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篩查的核心指標,正常值為0-4ng/mL。若PSA>4ng/mL,患前列腺癌風險超過25%。PSA檢測具有無創、便捷的優勢,僅需抽血即可完成。但需注意,PSA升高也可能由前列腺炎或良性增生引起,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哪些人需要及時篩查?
和別的癌癥一樣,前列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發現下面這些癥狀:
排尿不正常:尿頻、尿急、尿流細弱。
性功能問題:勃起困難、血精或性欲減退。
局部的疼痛:骨盆或腰部持續性疼痛(和轉移有關)。
正是因為許多早期患者并沒有癥狀,所以想提醒大家,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定向篩查,包括:
50歲以上男性;
45歲以上且有家族史者;
40歲以上且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1μg/L者。
前列腺癌有哪些風險因素?如何預防?
前列腺癌的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
老齡化:年齡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顯著上升。拜登這種歲數本來就是高危。
飲食習慣:高脂肪、紅肉多的飲食模式會增加風險。
遺傳因素: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病風險更高。
肥胖與代謝異常:肥胖可能帶來激素失衡,從而促進癌癥發展。
性生活過早:有一些研究提示,過早或過頻的性行為可能與發病相關。
此外,前列腺癌還存在種族差異。歐美男性發病率高于亞洲,中國不算前列腺高發國家,但隨著我國生活方式和西方接近,發病率正迅速逼近發達國家水平。
總之,再強調一下,預防勝于治療!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過這些小小的改變來降低患病風險~
調整飲食:減少紅肉和多油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比如番茄、柑橘)和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蘭花)。
- 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會加劇體內炎癥反應,增加癌癥風險。
保持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幫助控制體重和激素水平。
發現結果異常,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若前列腺癌篩查結果異常,需進一步診斷:
直腸指檢:醫生通過觸診判斷前列腺是否有硬結,觸診中發現的腫塊約45%為惡性。
影像學檢查:經直腸超聲、盆腔增強MRI可發現前列腺腫瘤,并判斷腫瘤位置和大小。
穿刺活檢:在超聲引導下取前列腺組織樣本,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全身分期:通過骨掃描或PET-CT排查是否有轉移。
如果不幸確診
根據病情分期和患者身體狀況,前列腺癌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手術治療:包括傳統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及機器人輔助手術,適用于早中期前列腺癌。
放射治療:外照射、粒子植入或立體定向放療,可精準殺滅癌細胞。
內分泌治療:通過藥物或手術(如去勢)阻斷雄激素供應,原理如同“釜底抽薪”,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療。
多學科診療:適合復雜病例。可以集合外科、放療科、腫瘤內科、影像科等專家,制定個性化的整體方案。
康復與生活:身心并重,重獲健康
前列腺癌治療后,康復需注意:
營養支持:高蛋白的飲食促進傷口愈合,同時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也有幫助。
盆底肌鍛煉:凱格爾運動可改善前列腺癌術后尿失禁問題。
心理調節:積極的心態有助于提升身體免疫力,獲得家屬支持也非常重要。
定期隨訪:治療后需每3-6個月復查標記物及影像學,監測復發跡象。
前列腺癌雖越來越多,但通過健康生活方式、早期篩查和規范治療,多數患者都可以實現長期生存甚至治愈。
希望各位男同胞們都不要諱疾忌醫,關注前列腺健康,致敬生命!
參考文獻:
1.2000年上海市惡性腫瘤發病率,腫瘤,2003
2.2015年上海市惡性腫瘤流行特征分析, 中國癌癥雜志 2019
3.Chen W,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4. Liu X, et al. Public Health. 2019;
5. Sie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22;
6. Chen W,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5;
7. https://gco.iarc.f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