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體育界有幾個代表性人物,比如說起籃球就會想起姚明,說起乒乓球就會想起馬龍一樣,在中國田徑界同樣有能夠讓你第一個就想起的人,那就是110米欄的世界冠軍劉翔。
劉翔的成功并不僅僅是他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更在于他令全世界都看到了亞洲人的實力,打破了人們的固有思想,認為110米欄這項運動只是黑人的專屬。而在劉翔身后的恩師孫海平,更是功不可沒。如今一晃過去20年,這位傳奇教練的現狀如何呢?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轉變
孫海平在做教練員之前,他也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曾入選過國青隊的大名單,但與其輝煌的教練生涯不同,他在做運動員期間卻并沒有什么太過耀眼的成績。據了解,孫海平教練此前也是參加的110米欄項目,所以他在當教練期間才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1986年孫海平正式開始他的教練生涯,他認為運動員沒必要天天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訓練要適量,不僅是人體的承受有極限,更能夠增加傷病的風險。于是孫海平獨創了“輕松訓練法”。輕松訓練法并不是說真的就輕松,而是重點提高訓練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之后孫海平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冠軍弟子,陳雁浩。在孫指導的訓練之下,陳雁浩的成績突飛猛進,兩次奪得全運會金牌。有了陳雁浩的訓練經驗,孫海平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他想要在國際大賽中證明,中國的運動員一樣可以在110欄方面出類拔萃。
但陳雁浩畢竟身體天賦有限,始終無法在國際賽場上有所建樹,直到劉翔的出現,孫海平見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希望。
師徒沖擊奧運會
據孫海平自己說,自己實際上是差點錯過劉翔這個好苗子的,當時為了避免中國110米欄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孫海平是在四處尋找好苗子的。
劉翔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跨欄天賦都非常不錯,當時自己正準備帶著陳雁浩他們去歐洲集訓,偶然間想起劉翔,準備帶著他一起去體驗一下,增長見識。
但一問之下,劉翔竟然回去了,孫海平不忍這么一個好苗子就此埋沒,找到了劉翔的父親,希望那個可以說服他,讓劉翔跟著自己訓練。起初劉翔的父親是不同意的,但在孫海平的再三勸說下,決定讓劉翔去試試看。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一飛沖天。
他以12.91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這世界記錄,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而這對師徒之所以感情深厚,更大的原因是來自于兩人俄共患難。
在雅典奧運會期間,劉翔他們實際上是沒有團隊的,所有的事情都要靠師徒二人自己獨立去完成,在經歷了層層困難后,劉翔與孫海平終于在奧運會上證明了自己。
只是后來劉翔的受傷以及退役,令孫海平十分惋惜,他不僅僅是為中國的跨欄事業惋惜,更是心疼自己的愛徒因傷病不得不退出。此后孫海平雖繼續從事110米欄的教練工作,但再也沒有遇到過像劉翔這樣身體天賦的弟子了。
在劉翔之后他最杰出的弟子是謝文俊,盡管他所能達到的高度追不上劉翔,但依舊可以在亞洲保持巨大競爭力,多次奪得金牌。只是孫海平依舊沒有放棄“劉翔接班人”的這一想法,他還想在自己教練生涯結束之前,再為國家培養出一個像劉翔一樣的世界冠軍。
如今的孫海平
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徐卓一跑出了小組第一的成績,讓人不禁想到了20年前的那個身影。這已經是孫海平第六次帶領弟子們征戰奧運了,20年前他和弟子一起締造了中國田徑史上的一大輝煌,20年后,他依舊保持初心。
其實早在2018年孫海平就辭掉了國家隊的職務,他想要專心挖掘青少年一代的運動員,并且帶領他們再度攀上高峰。孫海平教練就像是一個攀登者,不斷的向最高山峰前進,十幾年如一日的陪著弟子們訓練、突破。
要知道孫海平早就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了,無論是他帶弟子還是奪冠的獎金,這些收入完全可以支撐他一切開銷。除此之外,上海、浙江兩地的體育局每月都為他發工資。畢竟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教練員,這些待遇也是理所應當的。
另外還讓人感到高興的是,孫海平教練的身體依舊十分硬朗,與年輕時一樣,聲音洪亮,作息規律。但唯一讓弟子們擔憂的是,孫海平每天是雷打不動,要抽兩包煙,這個量的確是大了些,其中不少弟子勸過他不要抽這么多煙注意身體。
對此孫海平都是一笑了之,他自己說,抽煙是他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不讓他抽煙了,那豈不是“壓力山大”了。當然與20年前相比,孫海平的指教風格還是有了一些改變,他更加注重調節弟子們的情緒了。
他坦言,自己以前可能就是太死板了,現在經常跟弟子們聊聊天、吹吹牛也挺好,能夠快速融入年輕人的氛圍。但他也表示,自己在該嚴格的時候也絕不含糊。
如今的孫海平雖已實現財富自由,但你依舊可以子啊操場邊看到他叼著煙,仔細觀看每個運動員的動作特點,并時不時的提出指導意見,甚至是親自上手示范。他也坦言,自己已經70多了,但對體育依舊充滿熱愛,就算沒有第二個劉翔對他來說,也不會感到沮喪。
只要保持對體育的熱愛,并將這份熱愛傳遞給年輕隊員這就夠了。
結語:
孫海平教練的執教生涯,從不追逐名利,一切皆是源自于內心深處對體育的熱愛。這樣的教練怎么會不成功呢?中國的110米跨欄不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走向巔峰的嗎?不必執著于有沒有下一個劉翔,只要保持對體育的這份熱愛就夠了。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師父”孫海平與他的征途》;
上觀新聞《南京世錦賽中國創歷史,獨家對話孫海平:中國短跨正處回升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