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新周期國乒一天到晚強調“我們要年輕人“,六個單項,對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王藝迪、梁靖崑的單打優勢隨著團體賽的取消,徹底化為烏有了。
自國乒女團兵敗亞錦賽后,王藝迪痛定思痛,看到頭號勁敵張本美和一次,就滅她一次。
目前,王藝迪已經取得對張本美和的兩連勝,且全是大比分獲勝,都沒打到過決勝局。
梁靖崑同樣的,他對男乒頭號勁敵張本智和保持了一個現役絕無僅有的紀錄:跨越三個奧運周期,升國旗大賽從未輸過。
九戰七勝,剛在亞洲杯完成對張本智和的復仇。
但是混團這種特殊的賽制,讓奧運第三人的單打能力不再重要。
混團采用15局8勝,第一盤混雙、第三盤女單、第三盤男單、第四盤女雙、第五盤男雙。
混團的特別賽制規定:混雙的人員,不可以打單打。那這樣的話,蒯曼的危機解除,她能不能打得過張本美和、或者早田希娜都不再重要了。
她只需要專注兼項。
男乒同理,梁靖崑對張本智和的把握,要比林詩棟高或者后面的小將高,那是經歷大賽考驗的。
國乒巴黎周期前四號主力王楚欽、樊振東、馬龍、梁靖崑中,梁靖崑是唯一對張本智和三大賽不敗的。
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本來團體賽是需要考慮萬一對方爆種,國乒要上第三單打的可能性。
現在選手的體力、耐力、兼項能力成為了重要的考核內容。
單打對主要外協的勝率,只對頭兩號種子有用。因為他們要參與單打項目,守半區。
但梁靖崑、王藝迪,很難覺得他們還有爭單打的可能性。
團體賽還在的話,梁靖崑、王藝迪都存在當第三人的可能性。因為團體賽丟金,是國乒的無法承受之重。這說明我們的舉國體制下,綜合實力,竟然比對方差。
但是現在國乒完全不用權衡了。要體力好、有活力的年輕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