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8日,昆明城市學院工程造價專業負責人榮超帶領骨干教師高翔、周賽一行赴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建筑管理學院開展專業交流活動,活動得到魯班智能建造產業學院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動旨在深化校際合作,共同探索工程造價專業建設新路徑,活動包含經驗交流會、實驗室參觀和課堂觀摩三個環節。
經驗交流會于3月27日在建管學院212會議室舉行,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建筑管理學院副院長龔潔、院長助理蔡小青及部分骨干教師出席會議。會議由蔡小青老師主持,雙方圍繞學科發展、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龔潔副院長首先對昆明城市學院教師團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系統介紹了學院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實驗實訓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她重點分享了學院"1344"人才培養基本模式,即"1個平臺、3個方向、4線融合、4段培養"的立體化培養體系;介紹了"鉑瑪班"、"求精班"、"BIM實驗班"、"數字孿生營"等特色定制班建設經驗和實踐實訓基地建設。龔院長的介紹充分展現了學院"產教共振,數智賦能"的辦學特色,體現了學院在培養適應智能建造時代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方面的創新探索。
隨后,蔡小青老師詳細介紹了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的發展歷程、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成效及未來發展規劃。她指出,該專業自成立以來,緊跟建筑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致力于培養“精計量、擅計價、懂施工、會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師資方面,學院通過人才引進、加強教師培訓、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教師團隊。人才培養方面,采用“理論+實踐”模式,注重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提升,并通過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近年來,該專業在學科競賽、科研項目、就業率等方面表現突出。未來,學院將深化產教融合,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驗室建設,進一步提升專業影響力,為建筑行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昆明城市學院榮超老師對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的專業建設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并分享了本校工程造價專業的建設經驗,也深度分析了工程造價專業目前面臨的挑戰。他提議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通過定期互訪、聯合競賽、師資共享等方式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人才培養新挑戰。
在自由討論環節,雙方教師圍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實踐基地建設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討論。與會教師結合各自院校的辦學經驗,就如何優化課程體系、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等問題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大家一致認為應緊跟時代潮流,進一步加強校際合作、校企合作,立足于學校產業集群特色創新培養模式,同時加大實踐基地建設投入,切實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經驗交流會結束后,在蔡小青、孔亮老師的陪同下,昆明城市學院教師團隊參觀了學院的實驗實訓中心,實地考察了學院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情況。
27日正值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專家實地調研訪談,來訪教師受邀參加本次調研訪談會,聽取了建筑管理學院關于全程BIM跨專業聯合畢業設計的報告。此后,三位教師在羅姣老師的陪同下深入課堂,觀摩了《建筑工程BIM軟件應用》、《施工組織設計與BIM5D》、《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等核心課程的教學實況。
28日,昆明城市學院教師一行來到建筑管理學院鄭小晴院長辦公室,昆明城市學院榮超老師提出了深度合作倡議:“希望依托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工程造價的專業建設優勢,通過師資結對、課程聯建、資源共享等方式,助力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重慶城市科技學院鄭小晴院長表示,期待滇渝兩地攜手打造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新高地,學院愿意從共建西南地區"智能造價"教學資源庫、聯合申報省部級教研課題、互派教師參與核心課程建設、共育復合型造價人才等方面開展兩校合作項目。
本次交流活動為兩校工程造價專業的深度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雙方一致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課程共建、師資交流、學科競賽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同推動工程造價專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建筑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楊稀童/圖 楊弋梟/圖 彭海龍/文 傳媒中心周婭馨/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