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的票價和運營成本其實是相悖的,別看公交車人員上上下下很繁忙,但公交車的運營成本非常高,一輛普通的柴油公交車至少要花60到70萬,新能源公交車雖然省了加油的成本支出,但車價更貴,好一點的甚至要300萬一輛。
買車是很多公交公司支出最大的一筆錢,而這只不過是個開始而已,公交車每天上路運營的費用一點都不少,柴油車一天要燒掉500到600元的油,新能源公交車雖然省點,但一天也要幾十塊錢電費。
這還沒有算上車輛的維修保養費,公交車的行駛里程是非常長的,每天都可能跑出幾百公里,長時間的運轉讓車輛非常容易出毛病,幾年以后車輛的性能就會下降,維修的概率和維修費都會水漲船高,根據公交公司的推算,這部分費用大概會占到總成本的6%左右。
公交公司的人工費一點都不少,公交司機和售票員都是國企正式職工,工資加上各種福利占到總成本的20%到40%。
這么算下來,一輛公交車每天的運營成本大約在2000元左右,這還沒算管理費、場地租賃費和其他雜費,所以運營一家公交公司的成本支出是非常大的。
可公交車靠這點票價是怎樣支撐下去的呢?其實公交車的票價低主要是政府在背后大力支持,既然是城市公交,政府就會根據客運量提供財政補貼,幫公交公司填補一些虧損的窟窿。
而且公交車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公交車身上的廣告是需要花錢投放的,有的公交公司還會提供一些包車服務,還有些公司正在嘗試搞一些充電樁業務,多管齊下讓公交車在票價低的情況下還算是能夠運行。
只不過想要通過公交公司賺大錢是不太現實的,北京公交集團算是公交公司中客流量非常多的了,現在北京公交日均客運量能超過1000萬人次。
假設每人支付2元票價,一天的票款收入有2000萬元,再加上廣告和包車等其他收入,日進賬也還算不少,可即便如此也賺不了什么大錢,只能勉強維持公司正常運營。
像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維持公交公司運營尚且如此吃力,其他城市公交公司的日子是真的沒那么好過,特別是城鄉公交更是陷入了虧損困境。
城鄉公交的“虧損困境”
越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公交公司的運營越困難,貴州某縣一公交公司有員工80人,其中駕駛員56人,有43臺公交車每天正常運行。
可一天的毛收入也就1萬左右,駕駛員工資一個月要4300元,公司一年的工資支出就至少300萬,一年到頭都在虧損狀態中度日。
雖然公司也想過不少辦法來創收,可縣城里的商業需求有限,廣告業務的價格一直上不去,有包車需求的單位也寥寥無幾,一年算下來能收回收的賬款根本就不夠看。
幾年下來公司直接欠下了800多萬的負債,想拓展新業務又遇到資金問題,只能這樣靠著政府輸血茍延殘喘,貴州公交公司的現狀只不過是全國公交公司虧損的縮影而已,現在多地已經出現公交公司停運潮。
出現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公交車運營本來就不以盈利為目的,公益性讓公交公司必須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需求。
雖然票價便宜,理論上可以通過人流來分攤成本,可是公司對客源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前幾年全國各地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公交車的客運量直線下滑,有些線路的公交車一天也拉不了幾個乘客,虧損也就成了必然。
乘客少了,運營成本缺的越來越高,車輛每天都要按路線行駛,燃油費、維修費、駕駛員的工資這些都是剛性支出沒法削減。
這兩年各地財政也比較吃緊,原本的政府補貼沒完全跟上,一些小地方的公交補貼經常不到位,虧損的窟窿也就越來越大。
就算公交公司想努力維持保本運營也是難如登天,再加上很多新能源公交車在運行了一個階段之后也到了換電池的周期,電池更換的費用對公交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負債前行成了中國很多公交公司的常態!
公交車對一座城市的正常運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我們國家的城市面積越來越大,城市人口也越來越多,如果城市中少了公交車,居民的出行就會出現大問題。
雖然現在國內民眾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家庭擁有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公交車的存在,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在上下班期間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如果沒了公交車,缺少多樣化交通出行的民眾就會依賴私家車,城市道路將會越來越擁堵。
選擇公共出行的人多了,城市的空氣質量自然也就好了,城市的碳排放量也就降下來了,所以我們不能放任公交公司繼續這樣經營困難下去了。
公交公司的破局之路
其實想要解決公交公司的虧損問題,光靠“節流”是遠遠不夠的,“開源”加“智取”才有可能讓公交車迎來新的春天。
現在有不少城市開始嘗試定制公交服務,根據乘客的特殊需求設定專門的公交線路。
只要人數到達一定標準,公交公司就可以對旅游景點、交通樞紐或者學校這些人流相對密集的地方安排專車接送,這種出門到門的交通方式,大大提高了公交車的靈活性,乘客滿意度提高了不說,還能增加公交公司的盈利模式。
而且一些客流不太集中換乘不方便的地方,也可以通過這種精準服務的方式吸引到更多乘客,便利民眾出行需求的同時,也讓公交公司能夠喘一口氣。
包車業務也不能放下,以前公交公司的包車業務基本上都盯在各大單位身上,現在很多公交公司已經打開了思路,將包車服務的范圍擴大到了婚禮、旅行社等場景。
這種個性化服務非常受歡迎,有些思路轉變靈活的公交公司已經通過這種途徑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不過現在的市場競爭也挺激烈,公交公司要想從其中分一杯羹還真得拿出點真本事,把服務質量提升上去。
現在科技的進步,有些公交公司也緊隨時代潮流上馬了智能調度系統,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管理車輛,優化路線,減少空跑現象。
智能調度系統可以讓公交車在客流高峰期加密班次,在客流低谷期減少不必要的運營,從而降低成本。這樣一來就讓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大大提高,也就間接增加了公交公司的收入。
除了這些市場化和技術化的手段之外,政策支持才是其中的關鍵,公交公司本來就是為便民而存在的,設立如此低的票價是政府民生服務的一部分,既然票價設置的遠低于市場價,那政府就一定要給出相應補貼,減少公交公司的運營壓力。
雖然現在各地政府的財政都不寬裕,可公交是民生項目,如果長時間延遲發放補貼,很容易挫傷公交司機的積極性,所以各地政府應該積極作為,確保補貼及時足額發放。
同時還可以通過政策引導,提供一些稅收優惠或支持公交公司開展新業務,讓公交公司在市場中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政府行動起來了,有的地方協調當地銀行,降低了公交公司的貸款利率,減少他們的融資成本。
有些地方政府讓公交公司在場站內安裝充電樁,為社會車輛提供充電服務來增加收入來源。
公交公司也得在提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現在的乘客對出行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公交車的服務跟不上,乘客自然會選擇其他交通工具。
提高服務質量首先得轉變觀念,從車內衛生、車輛準點率、駕駛員的服務態度這些細節入手,讓公交車給乘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只有這樣才會讓更多的人愿意選擇公交出行,從而增加客流量提高收入。
政府也應該考慮通過更合理的規劃來支持公交公司的發展,在城市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公交線路和站點的設置,讓公交車追著人走,而不是人追著公交車跑。
通過優化公交線路減少車輛的空跑率和低效運營,這樣就可以讓公交公司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
結尾
要想公交公司破解虧損困境還是需要多管齊下的,市場化、技術化、政策支持和提升服務質量一個都不能少,未來的公交車會朝著智能化、綠色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和環保的出行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