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大事
公眾號有時會推送廣告文章,如有打擾請擔待。推薦的公眾號和投顧公司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指數今天繼續大漲。
上周一買入的,基本都是狂漲。除了軍工以外,這幾天有色也是狂漲,也要10個點了。
我建議是10個點左右都可以賣出了。
總之,我們上周一「」的六字真言依舊閃閃發光。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每一次恐懼中買入,在每一次人聲鼎沸中賣出。
我相信我的粉絲們這次都經受住了考驗,也都賺到了錢,希望我們以后都可以一直這樣子賺錢。
所以我們一定要準備好下跌,每一次下跌,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良機。
我多說幾句,就是指數這么漲,肯定也是難以持續的,或許什么時候就開始回調了。
我今天把之前抄底的基金和股票也賣出了一部分,賺點也夠了。養殖、軍工、有色都賣出了一部分,10個點左右,也止盈一部分吧~
大家想賣的,其實都可以賣出一部分了,拿賣出來的錢去搓一頓也是挺好的。
但是我依舊看好A股哈~
下面這篇文章也是如此,大家可以多看看:
4月9日,橡樹資本官網更新霍華德·馬克斯的最新文章:《沒人知道會發生什么(再次)》(為什么是再次,因為2008年馬克思也發了同樣標題的文章)。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人,強烈建議現在就去微信讀書搜索他的大作《投資最重要的事》開始閱讀,你的投資生涯起碼少走20年的彎路!
馬克斯將當前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期進行了類比,指出這三個時期都有一個共同點:沒人能確切預測未來走向。在投資世界里,尤其是在轉折點和動蕩期間,確定性是不存在的。
新關稅政策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過去80年的世界貿易運作方式,可能跟未來完全不沾邊,對經濟和整個世界的影響根本無法預測。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接受一個現實:如果非要等到有了確定性或信心才行動,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他引用了一名分析師沃爾特·迪默寫的書的標題:"當買入時機到來時,你不會想買"。這句話道出了投資心理學的精髓:正是在最可怕的市場環境中,往往蘊藏著最好的投資機會。
特朗普新關稅的目標可不少:支持老美制造業、鼓勵出口、縮小貿易逆差、擴大制造業、遏制不公平貿易、逼其他國家坐下談判、給老美財政增加收入等等。
這些目標聽起來都挺美,但問題是經濟學里有太多難以預測的連鎖反應。
馬克斯分析了關稅可能帶來的負面后果:其他國家肯定會報復、物價上漲通脹加劇、需求萎縮消費者信心下滑、老美乃至全球可能陷入衰退、失業率上升、供應短缺,甚至整個世界秩序都可能大變天!
即使關稅真能帶來一些好處,這些好處可能要等好幾年才能看到,而負面影響則可能幾乎立即顯現。
全球貿易自二戰以來讓整個世界都變得更美好。雖然各國各受益不同,但總體上大家日子都好過了。
現在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把幾十年積累的好處都毀了,不僅會讓老美消費者從兜里掏更多錢來購買同樣的商品,還可能失去重要盟友,甚至讓其他國家對民主失去信心。
老美長期以來享有"黃金信用卡"——能無限舉債且不必償還的特權。
但現在,其他國家可能會減少對老老美債的購買,甚至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都可能受到威脅。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老老美債拍賣失敗,或者美元不再是世界儲備貨幣,那對老美來說,真是天都要塌下來!
馬克斯將當前的關稅政策比作足球賽中的"烏龍球",類似于英國脫歐。如果新關稅政策真的實施,老美經濟可能會比原計劃提前進入衰退,通脹上升,各行各業都將經歷動蕩。
不過,也可能會有一些積極的結果,如制造業回流、貿易條件更公平、財政收入增加,但這些好處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
關于全球化,馬克斯舉了個例子來說明比較優勢:"我們都因為意大利制造意大利面,而瑞士制造手表而受益。但如果貿易壁壘要求意大利制造自己的手表,瑞士制造自己的意大利面,兩國公民可能最終都會支付更多費用,或消費本地生產的劣質產品,或兩者兼而有之。"
他還舉了個很有啟發性的歷史例子:上世紀80年代,包括特朗普的現任貿易顧問納瓦羅在內的一些人,都擔心日本在汽車行業超越老美,會威脅到老美的未來。
結果如何?日本確實在汽車行業超越了老美,并一直保持領先。但從那時起,老美經濟規模相對于日本反而翻了一倍多!
馬克斯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觀點:老美經濟之所以能翻倍,可能不是失去了汽車業的領先地位,而正是因為失去了汽車方面的領先地位,老美經濟才能有這么大的增長!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計算機軟件和噴氣發動機的利潤率可比大眾市場汽車高得多。日本發揮了自己在汽車制造上的優勢,而老美則轉向了能發揮自身優勢的其他領域。這正是市場經濟和比較優勢理論的生動體現。
所以看似的"失敗",有時會推動更大的成功,各國應專注于自己的比較優勢,而不是試圖在每個領域都爭第一!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這就是馬克思的最新發文,讓我們再回看他08年的那篇文章!說不定,能從中尋求一些亙古不變的東西。
在2008年9月19日,就在雷曼兄弟破產申請震驚全球僅僅四天后,馬克斯寫下了這篇備忘錄。
他一開始就直言不諱:沒人知道近期事件的真正意義,也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正如高伯瑞說的:"預測者有兩種:一種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
馬克斯首先分析了當時的金融危機是如何形成的:
他指出,如果有繁榮,最終就會有蕭條,繁榮越大,蕭條可能就越嚴重。2003-2007年間,美國實體經濟并沒有出現大繁榮,這也是為什么盡管金融動蕩,經濟仍相對穩定的原因之一。但金融部門經歷了難以置信的繁榮,隨之而來的就是難以置信的崩潰。
導致危機的因素包括:過剩的流動性、為刺激經濟而降低的利率、對低風險投資回報率的不滿、風險厭惡不足、大規模使用杠桿、金融機構追求自營交易利潤、過度依賴評級機構和金融模型、不加質疑地接受金融陳詞濫調等。
簡而言之,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缺乏監督、常識、懷疑、道德關切、謹慎。
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斯認為市場往往會從市場本身獲取線索。價格下跌引起恐懼,進而導致進一步的價格下跌。信用違約掉期價格上漲意味著債權人更加擔憂,這可能導致公司股票和債務工具價格下跌,嚇跑客戶和存款人,最終導致評級下調和失敗。
面對金融系統可能崩潰的擔憂,馬克斯的回答很直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假設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另一個可以利用的周期。這是唯一可行的立場。他的理由是:
1.不可能給崩潰情景分配足夠高的概率來證明采取行動是合理的
2.即使你這樣做了,也沒有太多可以做的
3.如果崩潰沒有發生,你為崩潰所做的準備會變成災難
4.大多數時候,世界末日并不會發生
必須把前景看成是二元的:世界會結束還是不會結束?如果你不能說"是",你就必須說"不"并相應地行動!
最終會有人從人群中走出來,利用低點。復蘇的原因無法預測,甚至可能沒有明顯的原因。也許資產只是變得太便宜了,以至于不能繼續下跌。
他還提到了熊市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只有少數謹慎的投資者認識到,盡管普遍看好,但情況不會總是樂觀;
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者認識到情況正在惡化;
第三階段,每個人都確信情況只會變得更糟。在最后階段,你可以以幾乎不反映樂觀情緒的價格購買資產。
18-24-36個月前,當天空無云、資產價格高企時,每個人都樂于購買。
而現在,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擺在桌面上并已定價,是時候尋找便宜貨了!馬克斯的團隊正在關注這些機會。
總的來說,這篇備忘錄展示了馬克斯在極度不確定時期的冷靜思考和投資智慧,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要保持理性,尋找機會。這不就是投資的真諦嗎?
彩蛋:馬斯克總結的牛市的三個階段(這是他認為最重要的投資洞見之一,多次在備忘錄中提到):
第一階段:只有少數特別有洞察力的人相信情況會好轉。(這個階段通常發生在市場下跌或崩盤之后,大多數投資者都在舔舐傷口,情緒低落。此時,只有極少數非常有遠見的人能夠想象到未來可能會有改善。在這個階段購買資產,由于價格中幾乎不包含樂觀情緒,投資者往往能夠獲得便宜的價格。)
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改善正在發生。(在這個階段,經濟、公司和市場表現良好,大多數人接受了情況正在好轉的事實。在這個階段購買資產,投資者不會獲得特別便宜的價格,但仍能獲得合理的回報。)
第三階段:所有人都確信情況只會永遠變得更好。(這個階段出現在經濟非常好、公司報告盈利飆升、股票瘋狂升值一段時間之后。在這個階段,每個人都相信好的情況會無限持續下去。此時購買資產,由于價格已經反映了極度樂觀的預期,投資者很可能會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并面臨巨大的損失風險。)
這三個階段主要關注的是投資者心理,而不是經濟或公司事件本身。關鍵不在于宏觀世界發生了什么,而在于人們如何看待這些發展。當很少有人認為情況會改善時,證券價格自然不會包含太多樂觀情緒。但當每個人都相信情況只會永遠變得更好時,就很難找到價格合理的資產了。
成功的投資者應該逆周期行事,在第一階段買入(當大多數人悲觀時),并在第三階段保持謹慎(當大多數人過度樂觀時)。最危險的信念是認為沒有風險,而這種信念往往出現在牛市的第三階段。
希望大家能夠從馬斯克的深刻洞見中獲得一二!兩篇memo原文已更新至星球!
星球目前加入免費,大家掃碼即可,不定期更新哈:
下面兩個小號,一個說股票,一個說基金,建議動動您發財的手指兩個都關注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