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船集團北海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裕民航運成功簽署2艘18萬噸散貨船建造合同,這是雙方繼32.5萬噸礦砂船及21萬噸散貨船項目后的再一次攜手合作,充分體現了雙方之間的信任與支持!
裕民航運新造船經理刁文川、中船貿易船海業務一部副總經理鄭民勝和北海造船總經理助理尹海軍共同簽署了建造合同。裕民航運營運長黎錫榮,副總經理吳巨圣,副總經理張宗良,北海造船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羅樂,高級專務楊樹振等領導及嘉賓出席儀式并見證。
此前,裕民航運已經在3月31日宣布與北海造船簽約建造2艘好望角型散貨船。根據當時裕民航運的公告,每艘新船造價約為7500-7900萬美元,交易總金額約為1.5-1.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4-11.31億元)。新船計劃在2028年交付。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180000-182000載重噸好望角型散貨船新造船價格已經從去年年底的7600萬美元回落至7400萬美元,但仍比去年同期的6850萬美元美元要高8%以上。
據了解,該型18萬噸散貨船是由中船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的第四代產品,船舶總長292.00米,型寬45.00米,型深24.70米,結構吃水18.20米。本代船型在線形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優化,綜合考慮滿載及壓載航行的運營特性,并重點關注了重海況下波浪增阻的優化,整體推進效率較上一代船型提高2%以上,環保設計滿足EEDI3及NOx Tier Ⅲ標準,配置EGCS系統實現硫氧化物減排,實現高效與環保雙突破。
加上最新2艘在內,裕民航運目前在建散貨船數量達到了10艘,包括6艘64000載重噸Ultramax型船和4艘180000載重噸好望角型船。與此同時,裕民航運還在持續評估各船型造船計劃,不排除在市場上租船提高即戰力。
裕民航運作為臺灣地區市值第一的散裝航運上市公司,擁有超大型礦砂船、海峽型散貨船等船型合計79艘船舶,處于航運引領地位。北海造船堅持聚焦主建船型市場,已建造交付各類干散貨船百余艘,取得了超大型礦砂船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大型散貨船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列的成績。雙方主營業務高度契合,發展目標一致,合作空間和合作潛力巨大。
北海造船將始終秉承“客戶至上 共創未來”的經營理念,調配最優質資源,組建專業化項目團隊,嚴格把控建造質量和工期節點,確保船舶如期高質量交付。后續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交流,深化可持續發展合作戰略,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攜手打造交付綠色、節能、環保、高效的世界一流船舶!
連同最新訂單,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北海造船手持訂單共計57艘約1337.5萬載重噸,其中散貨船52艘、油船5艘,交船期排至2028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