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高性能空間計算智能實驗室
發布喜報
生于1993年的博士生導師、
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朱祺琪
入選2025年度
“空間數據智能新星學者”
排名第一
1993年出生的她
去年破格晉升教授
朱祺琪生于1993年
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地大學者”青年拔尖人才
朱祺琪的個人主頁
朱祺琪2013年免試攻讀
武漢大學碩士學位
2015年碩博連讀提前攻博
2018年6月畢業于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
國家重點實驗室
獲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工學
博士學位
2018年7月以“地大學者”
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2024年破格晉升教授
朱祺琪講課比賽照片
為當好老師研究心理學
2019年上學期
朱祺琪開設了一門選修課
《數字國土概論》
為了節省來回通勤的時間和精力
她辦公室里放了一張折疊的行軍床
一周大概有兩三天都住辦公室里
一直持續了幾個月
朱祺琪和學生開展學術交流
朱祺琪從2018年開始工作
早幾年做過班主任、班務指導
曾被評為“十佳班主任”
“研究生的良師益友”
朱祺琪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
除了日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以外
朱祺琪也盡量找時間學習一些
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書
也會請教團隊里經驗豐富的老師
向他們取取經
摸索教學和教育更優化的路徑
朱祺琪在指導學生
做科研既孤獨,又快樂
朱祺琪師從
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
鐘燕飛教授與張良培教授
她記得
第一次見到李德仁院士時
恩師就對她說了一番話:
要做對國家有用的事情、
思考如何為科技強國
作出自己的貢獻
朱祺琪和導師李德仁院士合影
朱祺琪說
“發表論文的過程并不總是一帆風順
但我認為只要踏實產出成果
是金子總會發光”
不論是自己還是學生
在科研的道路上總會遇上“冷板凳”
但朱祺琪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鼓舞學生共同進步
被問及如何在31歲時
就擁有超越同齡人的學術成就時
朱祺琪謙遜地說
一方面是運氣好
遇到了三位學術造詣高、
教會自己做人做事的導師
另外就是自己的效率比較高
能夠同時干幾件事情
朱祺琪說:
“做科研意味著很多時候
你就得跟別人不一樣
但獨自一人在做科研的時候
也會有很多發現和成就感
讓我覺得說到底也還是快樂的”
來源/長江日報綜合空間計算智能實驗室、地大研究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