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消息,菲律賓與美國陸軍日前起舉行為期三周聯合軍演,美軍此次未進行“堤豐”系統實彈發射。
美軍近期動作頻頻,在太平洋啟動代號“利刃2025”的六軍種聯合軍演。這場軍演覆蓋海、陸、空、太空、網絡五大維度,陣勢不小。海軍三個航母戰斗群分別在宮古海峽、馬六甲和巴士海峽部署,形成三點卡位;空軍300架戰機在25個基地搞“分布式作戰”;太空軍首次實戰化演練衛星摧毀;網絡軍把目標對準中國金融基礎設施。
美國戰機資料圖
但這看似強大的軍事秀背后,問題不少。從工業產能看,關島基地的油料儲備,滿打滿算也就夠維持兩周高強度作戰。美軍演習里用“虛實結合”戰術,25艘實艦得搭配50艘虛擬戰艦才能撐場面,所謂“影子艦隊”,其實就是軍費不足玩的數字游戲。盟友方面也不給力,法德戰機大老遠來撐場子,可歐洲國家各有心思,出工不出力。日本雖派出“出云號”準航母,私下卻在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澳大利亞軍艦剛出發,海底光纜就“意外”被切斷。德國護衛艦還沒穿過馬六甲海峽,國內就掀起反戰游行。法國陣風戰機參加完軍演,轉頭就向印尼推銷武器,把“聯合威懾”搞成了武器展銷會。
在美菲聯合軍演中,美軍沒進行“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的實彈發射。這一系統去年首次部署在菲律賓呂宋島,當時就遭到中國、俄羅斯等地區國家的反對。要是現在搞實彈發射,肯定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所以美軍只能放棄。但即便如此,雙方計劃的實彈擊沉靶船演練,刺激性也不小。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3月28日至29日訪問菲律賓,這是他任期內首次正式訪問“印太地區”,而且沒選韓國,反而去了菲律賓,這很不尋常。這說明美國在調整戰略,對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作用更重視了。不過,美國的同盟政策在變,特朗普政府主張盟友分擔更多防務成本,這會影響美菲防務合作模式。雖然未來美菲關系有不確定性,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還是想靠美國支持來挑釁中國,這種意圖很明顯。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日本和美國在軍事整合上動作頻繁。日本防衛省3月24日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專門和駐日美軍配合。日媒爆料,去年2月的日美“利刃2024”聯合演習,首次以“臺海沖突”為背景進行電腦兵推,演習里日美模擬對解放軍軍艦發動導彈攻擊。日本還借著“存立危機事態”條款,想在所謂美國等盟友遭受武力攻擊時,行使集體自衛權。
美國也在給日本“松綁”,批準對日本F - 15J戰斗機全面升級,還允許出售先進遠程武器,提供400枚“戰斧”巡航導彈,給日本研制的高超音速導彈提供測試場。這些舉動讓日本的遠程攻擊能力大幅提升,明顯是在針對中國。
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軍事動作,中國堅決采取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地區穩定。解放軍在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 - 2025A”演練。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明確表示,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必要措施,是對“臺獨”分裂行徑的懲戒。
臺灣資料圖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民進黨當局搞“臺獨”挑釁,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美國等外部勢力想干涉臺灣問題,完全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國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守護國家領土完整,任何人都別想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
從美軍在太平洋的一系列軍演可以看出,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不斷在地區制造緊張局勢。但事實證明,美國的軍事威懾不僅暴露了自身的短板,也讓盟友離心離德。中國不會被任何威脅嚇倒,會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用實際行動捍衛國家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在這場博弈中,美國應該認清現實,停止搞霸權主義那一套,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更被動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