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川永安鎮300畝麥冬種植基地迎來采收季。在綠意盎然的麥冬地里,村民們正爭分奪秒地搶收麥冬,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圖”。
記者走進麥冬種植基地,眼前綠油油的麥冬田一望無際。為了提高采收效率,減少成本,此次豐收還引入了三臺挖掘機進行翻土作業。機械臂起落間,深埋地下的麥冬塊根被翻出土壤,近百名村民手持鐵耙,彎腰低頭,翻土、采摘、裝揀,一派繁忙而喜人的景象。
“機械助力不僅能省時、省力,每臺挖掘機還能節省7500元人工成本。”麥冬種植大戶龔興蘭開心地說。
麥冬作為傳統中藥材,市場需求旺盛,其果實可入藥,秧苗還能用作綠化植被。永安鎮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為麥冬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幾年,永安鎮推行“公司+農戶”合作模式,讓當地老百姓流轉土地既得租金,又在此務工得薪金。“我家土地流轉年收入2000多元,自己也能在這里務工,比自家種地劃算多了。”后莊村村民張遠輝說。
不僅如此,當地還創新推出“麥冬+玉米”套種模式,利用麥冬生長期長、玉米生長快的特點,實現“一田兩用、糧藥雙贏”。“我們采用套種模式,實現了一舉三得。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玉米稈還能加工成青貯飼料,同時完全不影響大春作物的生產。”龔興蘭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永安鎮的麥冬種植面積達300畝,預計總產量超400噸,按當前市場價格測算,每畝產值可超4萬元,帶動周邊就業1.5萬人次。
近年來,我縣積極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據統計,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43萬畝,主要涵蓋厚樸、黃連、麥冬、大黃等多種品類。下一步,我縣將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與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培優培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中藥材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中藥材產業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來源:北川發布
記者:楊秀玲 楊舾然
編輯:王姝潼
校對:曹天玥
審核:王洪 曹周林
關注我們,及時了解更多本地資訊!
請點贊點亮右下小花讓更多人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