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是一個家庭永恒的話題。
有人說:婆媳關系的好壞,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好壞。
這話說得一點沒錯,現實就是這樣。
如果婆媳能和諧相處,家里就會少風雨,多歡樂。
如果婆媳能互相理解,家里就會少爭吵,多和諧。
當然,所有的關系都是雙向奔赴的,身為婆婆,不要指手畫腳,也不要太過挑剔。
好的婆婆,都能做到“我懂你的難,明你的委屈”。
做好了這三件事,婆媳關系才能越來越好,家才能越來越興旺。
01給生活的邊界
作為兩個生活經歷和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和觀點必然會有多少不同。
很多婆婆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兒媳的行為指手畫腳,總是給他們挑理,說她們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但其實,想想看,我們為什么要強求彼此達到一致呢?為什么要強行去“改造”她們?
作為婆婆,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幸福。
只要兒媳真心為了這個家好,真心對兒子好,就應該給予她們充分的“生活邊界”,不要干涉她們的行為和想法,允許她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
如果看不過眼,就不要評價,如果說話不認同,就不要插嘴。
她們已經是成年人了,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在遠處看著她們,祝福她們,支持她們,在她們需要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
02給情緒的兜底
情緒價值,是一個家庭的粘性。
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情緒價值很高。
一家人圍在一起,互相安慰,彼此呵護,誰有了開心的事情,大家一起分享,誰有了難處,大家一起幫忙,誰有了傷心事,大家一起鼓勵。
對兒媳來說,一個人從父母身邊來到這個陌生的家庭,心里既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也有對能夠融入家庭的忐忑。
一個人面對著陌生的一大家人,未來的日子要怎么過?
這個時候,就需要婆婆站出來,給兒媳的情緒兜底,看到她們不開心了,告訴她們:別怕,有我在,看到她們有了難處,告訴她們:沒關系,有事和我說。
只要付出真誠,一定能被看到,被接納。
兒媳,也愿意融入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為了家庭的和諧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
03給言語的坦誠
全家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些磕磕絆絆。
這些小矛盾、小爭吵都很正常,不用放在心上,兩個人坐在一起,坦誠相對,說開了,心里的小疙瘩消失了,今后的感情會更好。
可有些婆婆,總是本著“過來人”的身份,話里話外刻薄尖銳,明顯帶著一股情緒。
這樣的話,不管落在誰的耳朵中,都非常不舒服,家庭矛盾就此發生,到最后,兩個人都生了一肚子悶氣。
這樣的小事多了,就會成為橫亙在彼此之間的一堵墻,互相看不見,彼此聽不見。
學會說好話、說善話、說暖話,是一門學問。
兒媳做得對,向她們表示感謝。
兒媳做得不對,坦誠說出自己的想法。
雖然,我們無法保證兩個人之間沒有矛盾,但是,真誠永遠是人和人交往的必殺技。
唯有坦誠,才能贏得彼此。
雖然我們都希望婆婆和兒媳能融洽相處,但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她們之間沒有血緣關系,因此,不要指望她們能有母女那樣的親情。
好的關系,貴在包容,貴在真誠,貴在成全。
希望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婆婆和兒媳,能夠和諧相處,你尊重我,我敬重你。
一起攜手,讓這個家,越來越好。
關于文章講到的觀點,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李木可,一手努力生活,一手認真寫作,希望能在打拼的路上守好自己的內心。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