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清代宮廷史研究會與深圳大學人文學院聯合主辦、深圳大學故宮學研究院承辦的第十五屆清宮史學術研討會暨深圳大學第三屆故宮學學術會議在深圳大學召開。
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清宮史學術會議首次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來自故宮博物院等25家單位的71位專家學者齊聚深圳,圍繞清宮史事、宮廷文物、宮廷建筑與園林、宮廷政治活動與管理機構、清代邊疆治理與民族團結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并向大會提交了59篇學術論文。
開幕式上,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永華、深圳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馬自力以及清代宮廷史研究會秘書長、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任萬平分別致辭。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深圳大學故宮學研究院院長高志忠主持開幕式。
李永華指出,深圳大學故宮學研究院應進一步加強與清宮史研究會各理事單位的深度合作,吸引更多優質資源,不僅要推動學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取得更豐碩的成果,而且要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現代教育深度融合,致力于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深大力量。
馬自力希望深圳大學故宮學研究院與清宮史研究領域的各方面力量展開廣泛合作,使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的研究更加貼近歷史本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任萬平表示,清宮史研究不僅是學術的探索,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其創新精神與歷史研究的厚重底蘊相得益彰。她希望與會學者能夠充分交流學術成果,激發研究靈感,共同推動清宮史研究邁向更高水平,為新時代的文化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清代宮廷史研究會會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朱誠如作主旨報告。他表示,此次大會總結了清宮史研究會兩年來的學術研究工作,總結清代國家治理的歷史經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研究。
此外,在主題報告環節,共有四位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學術分享,通過以物證史的研究路徑與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清宮史研究的學術視野。
主辦方表示,此次會議立足百年故宮博物院的深厚積淀,依托深圳改革開放的創新基因,成功搭建起跨地域、跨學科的學術對話平臺,是一場歷史厚度與時代溫度交織的學術會議,將為清宮史研究拓展新視野,更將為新時代文化自信、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新能量。
采寫:南都記者 伍曼娜 通訊員 劉明珠 寇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