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4月14日訊(記者 閆春旭)內蒙古錫林郭勒盟73歲的黃志剛老人,心中藏著一份跨越60余載的牽掛。1960年,8歲的他作為“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一員,從上海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被善良的“草原母親”張鳳仙收養。在養父母的疼愛下,他健康成長、生活幸福。如今,他雖然患有腦梗,但對親生父母的思念從未消散。近日,黃志剛拍視頻尋家,哽咽地說:“我的親人在四川,想在有生之年找到我的家人!”
初到錫林郭勒盟時,黃志剛記得自己是四川人。當年他的父親去世了,家里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因為家庭條件差,母親帶著他們投奔上海的親戚,“弟弟在火車站被送走了,母親帶著我和姐姐到上海親戚家。我后來被親戚送走,后來輾轉到了內蒙古生活。”
黃志剛如今患有腦梗,生活需要老伴張淑英照顧。張淑英的姑姑是黃志剛的養母、“草原母親”張鳳仙。張鳳仙和她收養的6個孩子的故事在內蒙古草原廣為流傳。1991年,積勞成疾的張鳳仙住進了醫院,黃志剛等6個孩子守候在病床前。張鳳仙和丈夫道爾吉去世后,幾個孩子給他們立了一座墓碑,墓碑上刻著:“慈父道爾吉,慈母張鳳仙。”
“我們全家都在為老伴尋親努力著。”據張淑英介紹,老伴已經到公安機關采血入庫,經過專業機構基因檢測,有一位親人疑似是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的張姓人士。她說:“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堅持下去,一定要幫丈夫圓夢。”(圖片:奔騰融媒、受訪者提供)
校對 石偉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