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問題不僅關乎著中國的領土統一,還對中國海洋戰略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雖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大部分區域都不是進入太平洋走向深藍的最佳方向,臺灣作為一個大島嶼,恰好處在這樣一個最佳位置。美日等國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希望臺海維持現狀,不斷拋出一些言論。例如日本專家松田康博此前就提出中國不敢武統,也沒有實力統一之類的謬論,但他的說法并未得到美國智庫認同,包括《經濟學人》在內的很多美國媒體和智庫均認為大陸有能力武統,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武統并非最佳選項。
例如美國蘭德智庫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等智庫機構,此前通過兵棋推演,就已經得出結論。如果未來臺海發生軍事沖突,美軍介入臺海戰爭,那么美軍在火力上將陷入劣勢,無法在中國家門口取得很大勝算。經過推演,美軍模擬了24次軍演,美軍只能贏得其中的2次,其他22次都以中國獲勝而告終。這些結論其實就已經說明了問題,美國并不具備在中國家門口擊敗解放軍的能力。
美國智庫的推演已經打臉了日本專家松田康博的說法,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美國智庫認為美軍難以在臺海占到便宜,為何美日兩國還都在臺海地區挑動風浪,美日究竟能通過這些舉動獲得什么利益呢?或者說臺海出事,他們能獲得什么好處呢?對此,美國刊物《經濟學人》在2023年發表的評論文章給出了一個答案,這篇文章認為,如果臺海地區發生戰爭,美軍介入后導致中美大戰,那么戰爭必然是長期的,不可能速戰速決,對兩國經濟會產生巨大沖擊,美國GDP會因此損失至少5%到10%,中國GDP會因此損失至少25%到35%,經濟會出現明顯倒退。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個分析結果,認為夸大了中國的經濟損失程度。但如果理性分析,中國經濟的損失更大,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因為臺海地區所在的位置距離中國的經濟中心珠三角和長三角太近了,但它距離美國東部的經濟中心非常遠。該區域發生大戰,上海等重要城市都可能面臨危險,但美國大城市卻安然無恙。另外,結合2022年發生的俄烏戰爭來看,美國當時把俄羅斯踢出了swift美元結算體系,導致俄羅斯商品無法在外貿中順利結算貨款。一旦中美開戰,中國也可能被踢出該系統,中國出口到國外的絕大多數商品都可能面臨難以交易的問題。
另外考慮到中國的美元資產比較多,達到了1萬多億,而俄羅斯只有3000多億,現在西方已經沒收了俄羅斯的3000多億,到時候也會沒收中國的1萬多億。所以說對于中國來說,中國完全具備武力統一臺海的軍事能力,之所以遲遲不行動,主要是出于經濟領域的考慮。如果暫時沒有相關的應對之策,就不宜輕舉妄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