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維碼遇見紀念碑,當天人合一的東方哲思碰撞海綿城市技術,這座占地230畝的生態墓園正用科技守護永恒。
園區東側的雨水花園藏著玄機:157個滲水井組成的地下管網,使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87%。在可降解花壇區,采用玉米纖維制作的骨灰容器,6-8個月即可完成自然轉化。最引人注目的是記憶墻——鑲嵌著304塊智能銘牌的黑色花崗巖墻體,掃碼即可進入專屬紀念空間。
三款平價碑型展現環保理念:
- 松風碑(5.9萬):表面激光雕刻出8000個仿年輪紋路,基座預留樹苗種植孔
- 星芒碑(8.3萬):采用導光率92%的人造石材,夜間自動點亮6小時
- 青竹碑(2.8萬):整根3米高花崗巖模擬竹節形態,維護成本趨近于零
在這里遇見帶著金毛犬骨灰來的張女士:"它陪了我12年,現在長眠在寵物紀念區的香樟樹下,掃碼就能看到它追飛盤的樣子。"這種新型紀念方式,讓生死對話變得輕盈。乘地鐵4號線到生物醫藥基地站,每日8:00-17:00有接駁車往返,實測23分鐘可達園區。
(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價格僅供參考,具體價格信息還需以現場問詢價格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