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恰逢人間好時節。春日的暖陽灑向綿延不絕的油菜花海,天漢大地涌動起文旅消費的熱潮:非遺展演與鄉土文化交相輝映,特色民宿和農家餐飲客流如織,無人機表演引來陣陣喝彩……今年距離2010年首屆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已經過去了整整15年,這場金色盛宴早已突破傳統觀光游的框架,蛻變為生態經濟融合發展的創新范式。
以花興業 催生產業升級
作為喜涼耐寒、忌高溫的農作物,油菜花之所以能在漢水流域大面積種植,得益于巍峨的秦嶺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流,而北上的水汽也被堵截于此,漢江及其支流帶來充沛的水源,孕育出廣袤的沖積平原,讓漢中盆地成為了長江上游冬油菜的優勢產區,一朵小小的油菜花,盛開時游客可觀賞,成熟結籽后可榨油,花蜜還能釀蜂蜜。如今,我市已形成以油菜種植、觀賞、品質菜籽油生產的全產業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長期以來,漢中從國家戰略出發,長年在一粒粒“芯片”上下苦功,取得了一項項突破性成果,登記(審定)24個漢油系列雜交油菜品種,其中高產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種“邡油777”位列2024年全國糧油生產主導品種(油菜)之首,被全國15個省市推廣應用。良種良法良技相互配套,我市菜籽油的畝產量逐漸提高,迅速成為了陜西乃至西部地區重要的菜籽油生產基地。
如果說育種技術將農業的實惠帶到了農民家中,文旅產業則把“油菜經濟”從千家萬戶的飯桌上帶到了人們的休閑時光中。
2010年,市農科所油菜研究室主任諶國鵬在老師李英的帶領下,開始“彩色花油菜新品種”研發,讓油菜花“染”上了斑斕色彩。團隊將傳統選育方式與現代生物育種技術結合起來,先后培育出“漢白玉”“天漢紅”“夢幻白”等46個彩色花油菜品系(組合)。
“以前總說油菜花是‘土豪金’,現在咱漢中的油菜田可是調色盤!”站在漢臺區老君鎮皇塘的花田旁,諶國鵬難掩自豪。他身后,粉紫、雪白、橙紅等十幾種顏色的油菜花交織成“彩虹地毯”,讓市民游客宛如置身現實版“莫奈花園”。
▲ 漢臺區皇塘景區油菜花盛開,風景如畫。 記者 劉俊強 攝
“聽朋友說皇塘的彩色油菜花很漂亮,所以今天和朋友一塊兒來這里打卡拍照,果然不出所料,真的很出片,希望大家都來玩兒。”來自西安的游客張女士一邊舉著手機拍照,一邊驚呼:“這還是我認識的油菜花嗎?”
以花為媒、以鏈為脈。油菜花旅游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也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渠道。許多農民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售賣土特產,收入大幅增加。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菜籽油產業的發展,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為鄉村振興繪就一幅“農文商旅”共富的新畫卷。
“牽手”非遺 綻放融合之花
在今年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啟動儀式上,20多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漢中錦緞織造、寧強羌繡、南鄭藤編、略陽罐罐茶……各縣區非遺傳承人通過動態展演、靜態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漢中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
▲ 在今年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啟動儀式上,游客沉浸式體驗非遺項目——城固架花。 記者 李揚 攝
在熙熙攘攘的非遺展現場,一幅以油菜花為主題的立體繡品引得大家紛紛駐足欣賞。
“難以置信,繡得如此栩栩如生”“這個繡品背景居然是深色的,太少見了”“真是一件精致的工藝品”……在游客們的陣陣贊嘆中,城固架花第七代傳承人丁茹面帶微笑、自信而熱情地向來往的參觀者們介紹起這幅心血之作。“以黑色為背景,其實更能巧妙地襯托出油菜花的鮮艷與生動,使得整個畫面在視覺上更加立體、飽滿,這也是城固架花和其他非遺繡品與眾不同的特點。”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城固架花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現如今,丁茹創辦了城固架花非遺工坊,還通過免費傳授城固架花技藝,幫助更多的農村留守婦女掌握傳統刺繡技能。
同是新生代“守藝人”的馮婉瑩,一直致力于傳承發揚漢臺布藝刺繡。本次非遺展現場她帶來了50多種布老虎、掛件等產品,其中“鹮游花海”系列的香包掛件備受大家喜愛。
“朱鹮翱翔在油菜花海中,這個寓意吉祥又富有漢中特色,買一個回去當紀念很不錯。”前來參觀的陳女士說。
將非遺展演搬到花海中,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漢中非遺與油菜花的“跨界聯名”,不僅帶來短期經濟效益,更催生出一批可持續的文旅項目。
以油菜花為契機,位于南鄭區的黃官非遺小鎮啟動了一場“花海+非遺”的雙重盛宴,在欣賞萬畝金黃的油菜花之余,還能體驗制作藤編、竹編等非遺工藝品、探訪黃官古法釀酒坊,親手封存一壇“春日釀”。
清明節前夕,南鄭中學的師生前往黃官非遺小鎮,開展為期一天的春季研學實踐活動。師生們漫步在盛放的油菜花田間,在馥郁的花香中開啟了一場融合自然觀察、非遺體驗與文化傳承的沉浸式學習之旅。
“藤編的工序很多,從骨架制作、編制、縫紉加工等每一步順序都特別重要。”藤編師傅講解期間,手上的功夫也沒歇著:只見他手指翻飛,藤條如靈蛇游走,轉眼間,一簇栩栩如生的油菜花便在掌中綻放,看得師生們贊不絕口、掌聲連連,感受到了千年來匠人手指翻飛、藤條交織的非遺智慧。
當非遺文化深深植根于絢爛多彩的花海之中時,它便不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文化展示品,而是成為了花海中一個充滿活力的元素。這一融合不僅促進了文化與旅游的共生發展,更在當下綻放出文旅融合的時代之花。
增強體驗 掀起消費熱潮
今年,漢中不僅推出了15條精品觀花旅游線路和漩水坪等32個精品觀花點,還開辟有從空中到地面,從傳統到現代,豐富多樣的賞花方式,不斷豐富游客的春游體驗。
賞花海、嘗美味,把春天煮進火鍋里,伴著花香品火鍋,別有一番滋味。今年,我市勉縣、略陽多地結合當地特色,推出花海火鍋,游客在油菜花田里吃火鍋,一邊感受熱辣滾燙的味蕾刺激一邊欣賞花田美景。“置身花海之中,邊賞美景,邊吃火鍋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來自西安的游客李悅感慨道。
徜徉于油菜花海,不少游客選擇身著漢服,留下珍貴的春日影像,這種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的體驗式旅游方式被網友稱為“新中式”旅行,廣受年輕人追捧。與此衍生的“漢服妝造”“漢服拍攝”也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體驗。
▲ 近日,漢中百萬畝油菜花燦爛綻放,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 記者 劉俊強 攝
“對,就這樣輕輕轉動,讓長裙散開,臉側向陽光。”在漢臺區黃塘景區,漢服攝影師王偉正在指導游客在花海中擺造型。“隨著近幾年‘國潮’的興起,漢服攝影成為新的創業風口。兩年前我回到家鄉開辦了一家漢服攝影工作室,早在油菜花開前,我們就提前上新馬面裙、簪花等爆款服裝服飾,并推出拍攝套餐。油菜花開放以來,前來咨詢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我們也不斷打磨技術,讓游客都能收獲滿意的照片。”王偉說。
在油菜花田里,可以細嗅一朵花的詩意,而若能飛在空中,則能欣賞到遍地金黃的壯美。隨著“‘閱’山河、看花海”低空旅游項目展示活動的陸續開展,坐著直升機看花海成為游客們的賞花新選擇,空中賞花、低空旅游,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也極大提升了漢中春日旅游吸引力。
無人機勾勒出的油菜花是什么樣子?清明假期,我市多次在天漢樓廣場組織無人機表演,近千架無人機協同換位,不時勾勒出“油菜花形態”“我愛漢中”“2025漢中最美油菜花節”“秦嶺四寶”“天漢樓”“天漢大劇院”等極富漢中元素的動態畫卷,現代高科技與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嘆為觀止、耳目一新,也為所有來漢賞花的游客送上科技感拉滿的視覺盛宴。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業來。漢中正以“油菜花+”模式解鎖文旅新場景,讓游客從“看花客”變為“體驗者”,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搶抓“賞花流量”,將其轉化為“文旅消費增量”。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8%、11.2%。
跨越15個年頭,“最美油菜花海”已經不止是漢中人家門口的美麗風景,更是漢中文旅產業第一IP,也成為推動漢中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發展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如今的漢中,正不斷將“一朵花”的文章做透,書寫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時代答卷。
來源:漢中發布 編輯:燕子 審核:臨風
漢中市新媒體協會成員單位
法律顧問:陜西眾致(漢中)律師事務所 周樂律師
點擊在看,轉發周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