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思明區法院)聯動廈門市住建局依托“總對總”訴調對接機制高效化解一起特殊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該案中,市住建局調解員在調解法官指導下初步確立“三點突破法”——即找準關鍵矛盾點、鎖定核心爭議,把握情感共鳴點、激發誠信意識,尋求利益平衡點,設計解決方案,積極引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獲當事人認可。
思明法院與市住建局聯合開展先行調解工作。思明區法院供圖
據思明區法院立案庭黃素萍庭長介紹,作為中心城區法院,思明區法院受理的住建糾紛數量長期保持高位運行。為此,該院與市住建局依托“總對總”訴調對接機制,不斷強化住建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邀請市住建局調解員全面參與住建領域的民商事與行政糾紛調處。自機制搭建以來,累計化解住建糾紛370余件,化解成功率達四成以上。兩家單位協同聯動,發揮各自優勢,從單向輸出到“雙向奔赴”,從聚焦個案解決到探索解決區域問題,形成了互動互助、互學互鑒的良好合作關系,為平安廈門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聚焦資源整合做“加法”,止矛盾于未發。一是凝聚聯防合力。持續釋放訴非聯動機制優勢,引入市住建局、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等9家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糾紛預防,其中,市住建局作為法院窗口入駐單位,2024年共參與化解住建糾紛200件,案涉金額超2億元。吸納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業協會入駐,精準匹配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專家庫,靶向化解涉價格爭議的住建糾紛10余件。二是夯實指導職能。12名業務骨干精準對接區、街道兩級綜治中心提供指導調解、司法確認、法律咨詢等服務30余次,鏈接“近鄰法官工作室”和調解點舉辦普法講座5場,受眾超百余人次,指導行政機關、行業協會自行化解糾紛293件。三是強化府院聯動。與思明區住建局建立房地產風險聯動化解工作機制,打造住建領域信息共享、風險預警、聯合調處的綜合治理格局,全年共移送違法發包、轉包線索7條,推動凈化房地產市場,為轄區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
開展專題培訓。思明區法院供圖
聚焦解紛流程做“減法”,解矛盾于一案。一是深化小額應用。針對物業糾紛矛盾點類似、標的額小、群體性的特點,積極推動簡易物業糾紛批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快調快立快審,全年源頭調處物業糾紛994件,化解成功率近60%。二是深化以鑒促調。深化建工類案件以鑒促調機制,通過鑒定厘清矛盾爭議焦點,并將該機制擴大到相鄰權糾紛、群體性糾紛案件。規范建工案件鑒定操作流程,2024年,以鑒促調推動230件建工類案件源頭化解,解紛周期同比縮短10天。三是深化示范引領。針對住建領域群體性糾紛高發多發特點,靶向構建示范訴訟機制,前端強化風險預警,選取代表性案件先行先判,帶動類案批量化解,2024年,新收房地產租賃合同糾紛同比下降24.14%。
窗口人員積極引導當事人使用小額訴訟程序。思明區法院供圖
聚焦綜合治理做“乘法”,化矛盾于全域。一是強化衍生治理。依托思明區訴訟衍生案件協同治理中心,將5名住建領域法律專家納入專家庫,為22名住建糾紛當事人提供訂單式判后釋法答疑、上訴利益評估服務,群眾認可度超90%。二是強化以案釋法。貼近民生“小案”講述法治“大道理”,全年16篇次住建領域糾紛典型案例獲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等轉發報道,一位法官走進《今日說法》欄目解讀小區加裝電梯等社會熱點法律問題,有效涵養法治思維。三是強化行業治理。針對房地產行業亂象,組織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召開座談會2場、旁聽庭審3場,向房地產開發企業、行業協會發送司法建議2份,推動市住建局有力查處一批中介企業違規行為,2024年,中介服務合同糾紛同比減少29.17%。(林怡婷 張曉韻 洪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