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地域范圍究竟多大?
譚繼和
巴山蜀水,天府之國。大家常把“巴蜀”掛在嘴邊。今天,大家熟知的巴蜀文化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大致就是川渝區域。但在古代,巴蜀文化區范圍遠不止這個區域,巴蜀的地域范圍究竟多大?
巴蜀文化區位于中國西南部,是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兼及周邊地區而風俗略同的穩定的地域共同體。它的腹心地區大致與今日四川省和重慶市的區域相當。
不過,在古代,巴蜀文化區的地域范圍要寬泛得多,還包括漢中盆地、黔涪高原、鄂西南和湘西山地等“與巴蜀同俗”的區域。
《四川全圖·四川成都府,附郭成都縣、華陽縣》(圖源:四川大學博物館)
就巴蜀文化區的中心區域而言,它以“龍門山—大涼山”為界,東部是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山地和高原,地域范圍為東經97°21'至108°33',北緯26°03'至34°19'之間。
絕大部分屬于長江上游流域的內陸腹心地區,只有極西北的若爾蓋草原一小部分屬于黃河上游。
黃河上游在這里形成地理形勢的“第一灣”,遂向東北流去,再未經過巴蜀區域地界。
故巴蜀區域主要還是屬于長江流域,巴蜀文化主要是在以“江源”(即“江瀆”)為龍頭的長江流域成長發展起來的。
但它又是從黃河上游中原文化秦隴伏羲氏古羌人區域遷下來的巴人和蜀人兩個族群融會的文化。
故地理形勢上秦隴連巴蜀,黃河是孕育巴蜀子系文化的母體,長江是巴蜀文化巨人成長的搖籃。
《四川全圖·重慶府,附巴縣》(圖源:四川大學博物館)
它的西北與青海相接,北部與甘肅、陜西為鄰,東連湖北、湖南,南臨貴州、云南,西倚西藏。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巴蜀位于東亞大陸腹地的“兩河流域”——黃河與長江之間,而與巴蜀同緯度的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位于西亞“兩河流域”之間的肥沃新月地帶,還有同緯度的北非尼羅河谷,它們都有相似的地理條件,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生長區??
作者簡介
譚繼和,著名歷史學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員,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四川省歷史學會名譽會長,蜀道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965年在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門下。先秦史專業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通史》編寫組工作。1976年回蓉,長期從事巴蜀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巴蜀文化通史》(主編)和《巴蜀文化辨思集》《巴蜀文脈》《歷史文化資源與城市神韻建設》等。
來源:成都方志
作者:譚繼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