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在新中國開國大將中的排名不算太靠前,但卻在戰略全局眼光上有著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加上他敢于直諫、務實創新的鮮明風格加身,在各個時期都為我軍建設作出了無法磨滅的貢獻。提及黃克誠,教員本人也都忍不住夸贊一句:
“黃克誠是‘老謀深算’,敢唱反調,但反調往往是真理的前奏?!?/strong>
影視作品中的毛澤東
簡明扼要的一句話,卻道出了黃克誠獨有的與眾不同特質。而說起黃克誠最突出的貢獻,應該莫過于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了。
從最初越級致電教員強調“派遣大部隊進軍東北,集中主力建立大戰略根據地”重要性,到四平保衛戰提出“運動戰為主、避免硬拼”戰術指導建議,再到平津戰役后僅耗時半年恢復天津的城市生產生活秩序,無論就戰略眼光還是工作實效而言,黃克誠都是教員口中當之無愧的“軍政雙優、堪當大任”之人。
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渡江戰役前夕東北野戰軍整編為下轄四個主力兵團的第四野戰軍后,戰功赫赫且資歷深厚的黃克誠卻與兵團司令失之交臂,成為當時許多人心中的“意難平”。那么,黃克誠為何沒能名列四大兵團司令員人選呢?
探討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四野的四大兵團司令員都是何許人也。
首先是下轄40軍、45軍和46軍的第12兵團司令員肖勁光。肖勁光是大將中入黨時間最早的一位,早在紅軍時期便是軍團政委級別的干部,抗戰時期雖沒有赴抗日前線戰斗,但作為留守陜甘寧邊區的兵團司令員,肖勁光不僅肅清了當地匪患,還出色的完成了針對國軍“摩擦”的反擊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的肖勁光與毛澤東
挺進東北后,肖勁光以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身份指揮“四保臨江”戰斗,粉碎了國軍“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戰略企圖。及至1948年5月,肖勁光調任東野第一前方指揮所司令員(東野第1兵團前身),成了名副其實的兵團司令員級別指揮員。
同樣類似的經歷,也發生在下轄38軍、47軍和49軍的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身上。早在紅軍時期,程子華是紅25軍軍長,也就是日后被教員稱為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徐海東的直屬上級,抗戰時期曾代替聶榮臻主持過晉察冀軍區工作。
及至進入東北后,程子華先后在南滿和西滿地區率部堅持斗爭,遼沈戰役前夕,程子華是與肖勁光并列的東野兩大兵團司令員級別的指揮員,因此,改編后任13兵團司令員的他也同肖勁光一樣實至名歸。
而下轄39軍、41軍和42軍的第14兵團司令員劉亞樓在資歷和威望上自然稍遜色于上述兩位重量級指揮員,但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野參謀長任上,可謂是“大名鼎鼎”。在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中,劉亞樓不僅展現出參謀人員的出色一面,同時將獨立指揮作戰的能力表現的淋漓盡致,足以擔當兵團司令員的重任。
影視作品中的劉亞樓
最后是資歷上同樣略顯單薄的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上,鄧華從我軍首戰告捷的秀水河圍殲戰到四平保衛戰再到遼沈、平津戰役中的出色表現,業已證明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完全勝任下轄43軍、44軍和48軍的兵團司令員重任。
更為難得的是,在此后解放海南島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鄧華無一例外的展現出“帥才”特質的一面,成為開國上將中唯一一個指揮過百萬級大軍作戰的將領。
當然,前面講了這么多,還是要話歸黃克誠的正題上來。相比于這四位兵團司令員,黃克誠在資歷和能力上并不落下風,甚至有些地方力壓四人而居上。這一點,從紅軍時期的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到新四軍三師師長,再到遼沈戰役前東野的后勤司令,每一個崗位的“含金量”和重要程度都無須贅言,而從這些崗位一路走來的黃克誠更是兵團司令級別的實至名歸人選。
在筆者看來,黃克誠之所以與兵團司令無緣,主要還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因素的考慮:
首先是黃克誠長期以來的政工專長履歷。如果將羅榮桓稱作“政工元帥”,那黃克誠就是當之無愧的“政工大將”,他不僅個性鮮明、敢作敢為,在政治工作方面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針。同樣,就其軍事履歷而言,大多時候也都從事政工干部的工作。
影視作品中的黃克誠
從抗戰時期的八路軍344旅政委到解放戰爭時期東野2兵團政委,再到遼沈戰役期間的后方勤務總負責人,黃克誠的政工管理強項得到了全軍上下的普遍認可。不過,雖然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不落下風,但在四野南下大追殲過程中不僅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更要有首屈一指的軍事拔尖水平。相比較而言,黃克誠可能并不是最合適的人選。
黃克誠在遼沈戰役結束后至平津戰役開始前已被教員“內定”為接管天津的第一人選。在教員看來,百廢待興的城市建設比之戰場殲敵而言更顯重要性,因此,擅長政工和后勤管理的黃克誠也就成為他心中接管解放后大城市的不二人選。幾個月后黃克誠主政湖南的經歷,也恰恰證明了教員對其管理和建設能力的高度認可。
最后,則是出于保持軍中名額公平的角度考慮。作為同樣來自冀熱遼軍區和第2兵團出身的將領,程子華已經擔任13兵團司令員一職,如果再調黃克誠任兵團司令,不免會引起兄弟部隊和其他戰將的微詞,就維護整體公平團結而言,也需要考慮平衡這種關系和名額分配。
盡管與兵團司令失之交臂,但黃克誠的工作能力和崗位走向都遠遠超過了這一范疇,畢竟在東野四個兵團司令員里面,也僅有肖勁光在開國將帥授銜中被授予大將軍銜,而且排名還要稍遜色于黃克誠,這一點足以證明黃克誠大將的過人之處。
晚年的黃克誠
黃克誠是一位非典型名將,卻也是歷史轉折關口的“定鼎之人”,一個純粹的革命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