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教育部公布一批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典型案例:
教育部印發通知,公布河北、江蘇、河南等地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的典型案例,并就進一步規范基礎教育辦學行為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中小學在校時間過長、節假日補課等不規范辦學行為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具有極大安全穩定風險。各地要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生合法休息權益,維護好教育系統安全穩定。一是切實提高站位,深刻吸取被查處學校的教訓,充分認識違規補課、侵占學生休息時間的危害,堅決將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項工作要求落實落細落到位。二是嚴格規范管理,將合理安排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充分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互動時間作為“底線”,將禁止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作為“紅線”,多渠道多形式進行常態化、持續性排查整治,維護好教育生態。三是嚴肅追責問責,對查處不力、敷衍塞責的地方,要約談教育部門負責人,在評先爭優、績效考核、項目申報、經費獎補等方面予以降檔扣分處理。對頂風違規、屢禁不止的學校,要嚴肅追究學校主要負責人責任,取消其評先評優資格,依法依規予以處分。
同時,教育部還統一公布了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規范辦學行為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等,暢通舉報渠道,接受社會監督。
來源:黃河電視臺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真實原創”,轉載旨在傳播有益信息,如涉及版權問題,我們立即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