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尖上的檢察·小雪姐姐法治宣講團”襄陽分隊南漳小組聯合縣文工團的藝術家們開展曲苑進校園、社區、鄉鎮系列活動,以“曲苑雜壇+今日說法”的創新普法模式,共開展宣講20余次。將《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融入經典戲曲片段,讓法治教育在鑼鼓點與唱念做打中“活”了起來。
舞臺上,文工團演員扮作孫悟空轉著金箍棒閃亮登場,瞬間吸引了臺下同學的目光。大鬧天宮的曲目結束, 檢察官順勢講解:“未成年人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監護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同學們可不能學孫悟空胡鬧,父母的金箍棒可不會輕易饒過你!”同學們聽后連連點頭。
傳統戲曲《柜中緣》被巧妙改編,融入家庭教育指導的內核。檢察官化身“調解員”勸誡家長:“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如多些陪伴與傾聽!”根據《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戲曲落幕,法治的種子卻已悄然種下。這場曲苑說法,讓孩子們記住了孫悟空的“責任金箍棒”、包公的“正義鍘刀”,在歡聲笑語中體悟到了法律的溫度與力量。
當法治課融入孫悟空的千鈞棒、王蓮的柜中緣、包公的明月鏡,法律知識也就變得“聽得進、記得住、玩得來”,同學們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提升了法律素養。
南漳縣檢察院將持續創新普法宣講模式,聯合行政機關、社會團體等走進田間地頭,深入社區學校,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法治教育既有煙火氣更接時代氣。(圖/劉楚靜 王洋)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