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永飛 通訊員 仝琳)數學,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更是思維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為深化數學學科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曲江第十四小學數學組攜手經開第六小學、西安文理學院小學教育學院,聯合舉辦"溯文明長河,探數理之光"數學史專題教研活動。此次活動以數學文化為紐帶,通過課例研討、跨校共研、專家引領,探尋數學教育中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為新時代數學課堂注入文化基因與育人智慧。西安文理學院師范學院小學教育系主任閆成海、經開第六小學部分數學教師、曲江第十四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翟小玲、副校長權少敏、教導處主任陳勝利、副主任趙毅、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姬盼盼及全體數學組教師,共同參加了本次教研活動,活動由西安文理學院師范學院小學教育系主任閆成海教授主持。
微型課堂展風采 高斯速算綻光芒
活動伊始,全體教師集體觀看了一節精彩的《高斯速算》名師課堂微型課,授課教師桂老師以數學史上的經典問題為切口,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重走"數學王子"高斯的思維之路。以高斯少年時期巧算“1+2+3+…+100”的故事為引,借助數形結合、符號化表征,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等差數列求和”的本質規律,破解“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密碼,這節微型課不僅讓學生掌握了高斯速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與探索精神。
共研環節氣氛熱 思想碰撞火花多
在觀看完微型課后,大家進入了共研環節。各位老師圍繞著這節微型課展開了熱烈討論。老師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老師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教師能夠巧妙地將數學史融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思維的美,打開數學思想;有的老師則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們還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更好地滲透數學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自身教學經驗與心得。
專家領導齊點評 精準指導明方向
在共研環節之后,西安文理學院閆成海教授及學校翟小玲校長對這節微型課進行了專業評價。閆教授從數學文化的角度出發,指出授課教師在這節課上不僅傳授了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關注了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將數學的史料轉化為數學形態,傳遞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通過高斯速算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家的智慧與創新精神,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之情。
學校翟小玲校長則從培養學生什么樣的核心素養等方面對這節微型課進行了全面評價。同時,翟校長也對全體與會教師提出了希望,希望老師們能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價值。
專題講座啟智慧 數學教育譜新篇
教研活動最后,閆成海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數學文化專題講座。閆教授從文化的內涵入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數學文化的概念、特點及價值。閆教授指出,“數學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含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還蘊含了數學的精神、數學的美和數學的歷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文化素養。
此外,閆教授還結合具體教學案例,介紹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與策略。例如,可以通過數學史故事、數學游戲、數學文化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本次聯合教研活動使學校數學組全體教師對數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數學史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老師們紛紛表示,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富有內涵。相信在全體數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讓數學文化在課堂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