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門以北城墻
1900年庚子事變后,日本明治、昭和時代著名文物攝影家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隨八國聯軍侵華時來到北京,拍攝了紫禁城及其他一些宮殿樓閣的建筑照片。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這些照片由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編輯,以《清國北京皇城寫真貼》為名由小川一真出版部出版發行。
《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是由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編輯,工學博士伊東忠太撰寫文字說明,文物攝影家小川一真攝影制版,于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出版的一部關于清末北京皇城宮殿及皇家園林的攝影圖片集。此書當時僅排印500部,此本為第九十六號。
其內容包括紫禁城及南北中軸線建筑景觀、西苑三海、頤和園、壇廟(天壇、先農壇、日壇、雍和宮、東西黃寺)、朝陽門以北城墻、朝陽門、東四牌樓鋪戶等十大部分。每幅照片皆附有中、英、日文說明,并對其位置、尺寸、材料、形狀等做了簡明記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本攝影集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則更高,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宮廷建筑、園囿、古建裝飾藝術、文物考古等方面的珍貴史料。
小川一真 (1860-1930)是日本明治、昭和時代著名的文物攝影家,也是日本近、現代印刷技術發展的推動者之一。小川一真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作為攝影師隨同伊東忠太等到北京考察,拍攝了紫禁城及其他一些宮殿樓閣的建筑照片。由于此行得到當時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的資助,所以170余幅底片歸其保存。
今天,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看看20世紀初的皇城風貌。
▲ 正陽門內
照片拍攝于1901年,此時正陽門城樓已被八國聯軍的炮火摧毀,城臺上一片廢墟。
▲ 天安門
▲ 午門
▲ 太和門前銅獅
▲ 太和殿前的銅鶴
▲ 太和殿前日晷
▲ 太和殿中央一陛
▲ 太和殿寶座
▲ 保和殿天花
▲ 乾清門
▲ 乾清門前東側影壁
▲ 乾清宮
▲ 乾清宮寶座一部分
▲ 乾清宮內戶上裝飾
▲ 乾清宮內鏡
▲ 養心殿內景
▲ 養心殿內臥房
▲ 慈寧宮房檐犄角
▲ 欽安殿堆秀山中的噴水器
▲ 神武門內望景山
▲ 永安寺寶塔前景
▲ 永安寺塔前堂內神像——大威德金剛
▲ 萬佛樓附屬門
▲ 中南海“紫光閣”
▲ 瀛臺內翔鸞閣
清代皇帝每年祭祀社稷壇后,來瀛臺更衣。乾隆幼時曾在此讀書,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皇帝被幽禁在此。
1900年,八國聯軍曾將瀛臺作為“聯軍統帥部”。小小島嶼,幾多悲歡辛酸。
▲ 瀛臺左近障壁
▲ 萬壽山牌樓
“玉宇”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將萬壽山比作“玉宇”,是贊美太后乃長生不老的神仙。
▲ 萬壽山殿門擺列之景
▲ 雍和宮法輪殿內五具足
▲ 東黃寺本堂內景
▲ 朝陽門
城墻外的部分護城河路段今已成為東二環道路。
▲ 東四牌樓鋪戶
舊京有“東四、西單、鼓樓前”的順口溜,說的就是北京幾處繁華地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