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場概況
2025年4月15日,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滬指上漲0.15%,收報3267.66點;深證成指下跌0.27%,收報9858.10點;創業板指下跌0.13%,收報1930.40點。今日兩市成交額10770億元,與上個交易日相比減少約2002億元。
02
盤面觀察
指數上看,市場全天探底回升,核心寬基指數漲少跌多,微盤股、深證紅利、富時中國A50領漲,科創50、科創創業50、中小100領跌。
板塊上看,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大消費股一度走強,美容、電商、食品等方向領漲,化工股表現活躍,電力股持續活躍,高位股集體大跌。全市場超2800只個股下跌,表現一般。
行業上看,今日申萬一級行業跌多漲少,美容護理、銀行、家用電器等板塊上漲,國防軍工、商貿零售、電子板塊下跌。
概念主題上看,ST板塊、托育服務、網紅經濟等板塊上漲,免稅店、轉基因、大豆板塊下跌。
03
熱點行業-美容護理
今日,美容護理上漲2.3%。東海證券:近期國際關系不確定性加強,提振內需方向不變,我們認為國貨品牌在國內市占率或將有望持續提升,行業競爭格局或將發生變動,國產占比不斷提升。化妝品板塊在渠道紅利逐步弱化的背景下,國貨品牌表現有所分化,優質國貨品牌保持了較快增速,我們認為自身產品力強、品牌矩陣完善、消費者認可度高的標的更具優勢。醫美板塊消費者新品接受度較高,重組膠原蛋白、再生類等新興賽道具備布局價值,新品獲批或將推動公司快速發展,推薦關注合規產品線豐富的龍頭企業以及有新產品或將獲批的優質標的。
(以上不構成個股推薦)
04
熱點資訊
◆【國家移民管理局:一季度1.63億人次出入境 同比上升15.3%】財聯社4月15日電,國家移民管理局15日發布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數據。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1.63億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內地居民8027.2萬人次、港澳臺居民6572.4萬人次、外國人1743.7萬人次,同比分別上升15.4%、11.2%、33.4%。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849.5萬架(列、艘、輛)次,同比上升15.5%。(財聯社)◆【外交部駁斥美財長言論:美方無權對中拉合作品頭論足指手畫腳】4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林劍表示,中方一貫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有力地促進了該地區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拉方的歡迎。“美國長期對拉美欺凌掠奪,讓拉美成為被切開的血管,美方無權對中拉合作品頭論足、指手畫腳。”林劍說。(北京日報)
◆【美聯儲:美國3月一年期通脹預期創18個月新高】美國紐約聯儲:美國3月一年期通脹預期上升至3.58%,創2023年9月份以來新高,前值3.13%。3月三年期通脹預期持穩于3%,五年期通脹預期降至2.9%。3月失業恐慌情緒創新冠疫情以來最嚴重程度,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助燃通脹前景。(華爾街見聞)
◆【針對惡意虛假擺拍等4類短視頻營銷亂象 網信辦出手整治】財聯社4月15日電,為進一步深化短視頻惡意營銷問題治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中央網信辦自4月15日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通過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突出問題,從嚴打擊惡意虛假擺拍、散布虛假信息、違背公序良俗、違規引流營銷等惡意營銷亂象,切實維護網民合法權益,推動短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重點聚焦以下4類問題:1、惡意虛假擺拍問題。2、散布虛假信息問題。3、違背公序良俗問題。4、違規引流營銷問題。(財聯社)
◆【多只寬基ETF尾盤顯著放量 滬深300ETF華夏(510330)成交超昨日全天3倍】財聯社4月15日電,尾盤多只寬基ETF成交激增,滬深300ETF華夏(510330)成交超30億,超過昨日全天成交3倍,華夏上證50ETF(510050)成交超25億。(財聯社)
◆【“5滿2”改成“5滿3”,浙江多家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還款最低期限】財聯社4月15日電,浙江多家國有大行近期集中上調車貸提前還款最低期限。具體包括,3年期滿1年改成滿1.5年,5年期滿2年改為滿3年,未達到最低期限提前還款將收取相應違約金。財聯社記者采訪證實,浙江轄區內農行部分網點今日已經執行上述要求,工行有網點將在4月15號后正式執行。受訪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圍堵”車貸提前還款或出于緩解利潤壓力等考慮。此外,去年以來部分地區也在陸續叫停車貸“高息高返”。(財聯社記者 鄒俊濤)
◆【官方通報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財聯社4月15日電,廊坊市聯合調查組4月15日通報:針對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媒體反映的主要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并責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下一步,將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依規依紀依法追責問責。同時健全長效機制,對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零容忍”,堅決維護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財聯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應探索以國有資產收益支持居民消費】4月12日,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的重要意義、難點問題和機制創新研究”開題會在京召開。劉世錦表示,國有企業的資產收益幾乎全部用于儲蓄和投資,極少流向消費。應探索的是如何用好國有資產,用其收益去支持居民消費。比如,若能將一部分國有股權劃歸社保基金,尤其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并將國有股權資產收益用于支出,便可將“不能消費”的資產轉化為“可以消費”的資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微信公眾號)
◆【美國商務部啟動對芯片、電子產品與藥品進口調查】財聯社4月15日電,美國商務部在兩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開始調查“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以及“藥品和藥品成分,包括成品藥”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商務部針對半導體的調查范圍廣泛,將評估傳統芯片和尖端芯片的進口情況。根據政府公告,此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的進口,以及用于制造這些半導體的設備,還包括含有這些部件的電子產品。另一項針對藥品的調查將涵蓋所有藥品進口,包括成品仿制藥和原研藥,以及用于生產這些藥品的成分。調查人員還將審查關鍵藥用成分的進口情況。(財聯社)
◆【特朗普暗示可能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給予短暫關稅豁免】財聯社4月15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正考慮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實施臨時豁免,以便讓汽車企業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生產設施。特朗普周一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我正在考慮一些措施來幫助汽車制造商。它們正在轉向使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生產的零部件,它們需要一點時間,因為這些零部件今后要在美國本土生產。”特朗普是在被問及考慮對哪些產品予以短期豁免時做出上述回答的。他沒有具體說明對汽車關稅的暫停或下調大概會持續多久。(財聯社)
◆【特朗普稱伊朗拖延談判進程】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說,伊朗正在拖延與美國的伊核問題談判進程,可能面臨美國的“嚴厲回應”。特朗普當天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對記者說,伊朗已經“非常接近”擁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時間”。他說,伊朗“必須放棄擁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則其核設施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打擊。(華爾街見聞)
◆【英國就業人數創疫情以來最大降幅 跡象顯示工黨增稅政策抑制企業用工】英國企業3月以疫情爆發以來最快的速度裁員,而不久之后又受到了工資稅增加260億英鎊(343億美元)和美國關稅生效的打擊。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二表示,在工黨首份預算案措施在4月生效之前,稅收數據顯示就業人數3月減少78,467人。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職位空缺自2021年以來首次低于疫情前的水平。這些數字表明用工成本的飆升——其中還包括最低工資標準的再次大幅上調,再加上經濟形勢惡化,導致企業裁員。(華爾街見聞)
◆【韓國推出12萬億韓元刺激計劃 應對特朗普關稅沖擊】韓國政府公布了12萬億韓元(約合84億美元)的追加預算計劃,幫助本國依賴出口的經濟應對特朗普關稅的沖擊。與此同時,韓國官員正準備啟程赴美談判,爭取降低關稅稅率。韓國財政部長崔相穆周二表示,追加預算的規模比最初計劃的10萬億韓元有所提高,其中三分之一的資金將用于應對貿易戰風險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華爾街見聞)
風險提示
本資料僅為服務信息,不作為個股推薦,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實質性建議或承諾,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市場或相關產品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數據來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聞媒體,2025年4月1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