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寧市隆安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總目標,從政治、文化、經濟、民生等多維度發力,有形有感有效共建共享“五個家園”,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共繪和諧發展美好藍圖。
隆安縣那桐鎮那重村是多民族聚居村莊,各族群眾在此和諧共生。該村以黨建為引領,推行“共識”“共治”“共創”“共融”的基層治理模式,成立了老年協會等5支群眾自治隊伍,借助“1+5”自治與“四共一體”治理模式,激發各族群眾參與治理的活力。利用親緣、人緣、地緣優勢,村里為400多名關心家鄉發展的群眾建立骨干花名冊,通過搭建“那重故鄉情”微信群等聯絡平臺,讓在外游子與家鄉緊密相連。每逢重大民俗節日,在外骨干群眾回村相聚,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增強了大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那重村以“共治”為抓手,將全村劃分為6個網格,實行“村—屯—組”三級工作機制,實現村級事務網格化管理全覆蓋。2024年,骨干群眾與網格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2件,維護了村莊的和諧穩定。
震東社區則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以“一個黨群服務中心、一批同心文化載體、一家同心感恩超市、一家同心陽光食堂、一個零工市場平臺、一家‘青空間’”為載體,建設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以各族群眾需求為導向,提供“一站式辦理”綜合服務;同心文化載體開展民俗節慶活動,營造民族團結氛圍;同心感恩超市實行積分化管理,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同心陽光食堂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提供幫助,保障困難群眾生活;零工市場平臺“點對點”送工,解決各族搬遷群眾就業問題;“廣西青空間”開展多彩活動,助力各族青少年成長成才。今年春節前,由隆安縣委統戰部牽頭,多個單位在震東社區民族團結文體活動中心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文體競技、趣味游園、健康義診和政策宣傳等活動,讓居民們在歡樂中迎接新春,增強了社區凝聚力。活動中,隆安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還慰問了困難戶,送去溫暖與關懷。
隆安縣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通過一個個生動實踐,讓各民族群眾攜手并肩,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記者韋峭 通訊員黃初藝)
來源:南寧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