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路過五象大道,眼尖的李叔突然停住腳。“嘿,樓上亮燈了!
”他指著那棟空置多年的大樓,語氣里全是驚訝。
周邊散步的居民紛紛抬頭,玻璃幕墻上的燈光星星點點,像憋了多年的話終于漏出半句。
這棟被叫做“五象鴿王”的商業體,鴿了整整七年。2018年說5月開,等到花兒謝了沒動靜;2020年又說5月開,疫情來了又沒下文。2021年秋冬、2022年全年,一次次放鴿子,連周邊早餐攤老板都知道:“這樓比天氣預報還不準。
”但這次好像有點不一樣。
有人看見裝修隊進進出出,貨車拉來的貨架堆成小山;招商中心的牌子換了新,玻璃上貼著“餐飲招租最后3席”。
住在隔壁小區的王姐直搖頭:“狼來了喊太多次,現在看見試燈,心里還是七上八下。
”為啥總卡殼?
附近中介悄悄透露,早年規劃趕不上市場變化,招商團隊換了一撥又一撥。“頭幾年想招高端品牌,人家嫌人氣不夠;后來改親民路線,又碰上限電限產。”他嘆口氣,“開發商急,商家也急,可急有啥用?
”對比三岸的龍湖天街,人家2025年3月招商就達80%,知名品牌搶著入駐。
五象航洋城呢,10萬㎡的體量,空置多年連停車位數據都還沒公開。有租戶在業主群吐槽:“每次說開業就像畫餅,這次燈亮了,餅真的能熟嗎?”現在最糾結的是周邊居民。
住碧水天和的陳叔每天路過,看著這樓從荒地變高樓,又從高樓變“空城”。“我們缺的不是商場,是靠譜的承諾。
”他說這話時,身后的地鐵3號線正呼嘯而過,載著無數上班族奔向老城的商圈。商業體的信譽就像田里的莊稼,騙一次就傷了地力。五象總部基地的寫字樓早就人來人往,可樓下連個像樣的餐館都難找。
年輕白領小李拎著外賣抱怨:“要是這次再黃,以后誰還信‘五象核心商圈’這話?
”當然也有盼著成的。
酒店老板老張在旁邊開了香榭里御尊酒店,2020年就等著商場帶人流,結果空等五年。“現在酒店早餐都停了,就盼著商場開業能帶火周邊。”他盯著試燈的方向,眼神里全是盼頭。
都說“事不過三”,可這都第五次了。
施工現場的告示牌寫著“2025年5月開業”,紅漆倒是新鮮,可下面的落款日期卻有點模糊。路過的裝修工人嘟囔:“趕緊弄完吧,我們都跟著拖了好幾年工錢。”商業江湖從來靠實力說話,不是靠口號響亮。
五象新區缺商業嗎?
缺的是能扎根的商業。
當試燈的消息傳開,有人在業主群發了句:“要是這次成了,我第一個去逛超市。”后面跟了幾十個點贊,卻也沒人敢把話說死。說到底,一個商場的開業,牽動的是整個片區的期待。
七年時間,足夠讓一片荒地長出高樓,卻沒讓一個商場真正落地。現在燈光亮了,路也通了,就看這次,是真的開門迎客,還是又一次“狼來了”的故事。商業誠信就像春日的墑情,錯過了播種期,再澆水也難豐收。
希望這盞燈,真能照亮五象商圈的未來,而不是又一次短暫的閃爍。畢竟,周邊居民等得太久了,久到連“鴿王”這個外號,都帶著幾分無奈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