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茶樹飄香,4月的梅嶺,以其獨特的特早茶魅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來打卡。
孩童研學、家庭自駕、非遺展演……連續兩個周末,由川南網精心策劃的梅嶺春曉·納溪特早茶品牌宣傳系列活動,猶如一針針“催化劑”,為本就熱鬧的梅嶺茶旅,不斷添加“火力”!
“探秘茶文化·體驗勞動美”茶山研學之旅
4月4日,“探秘茶文化·體驗勞動美”茶山研學之旅在納溪特早茶基地梅嶺茶山開展。本次活動以“知識+實踐+文化”為主線,將課堂搬進茶山,讓青少年在自然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吸引了10組中小學生家庭參與。
采茶、制茶、學茶道……活動中,孩子們化身一個個小“茶農”通過沉浸式體驗,在勞動實踐中感悟傳統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次茶山之旅,不僅是一次味蕾與自然的對話,更是一堂生動的文化自信課。
“自駕茶山·品茗自然”自駕游活動
4月12日,“自駕茶山·品茗自然”——納溪特早茶基地自駕游活動如期開展,10組自駕家庭深入茶山腹地,采新芽、制春茶、賞茶景,以“茶旅融合”新場景解鎖周末休閑新方式,助力茶文化傳播與鄉村振興。
活動中,參與者背起竹簍、戴上斗笠,化身“一日茶農”,不僅學會了“提手采”的采茶手法,體驗了殺青、揉捻、干燥等古法制茶工藝,還品嘗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茶元素”創意菜。
這種“自駕+茶文化”的深度體驗,讓消費者感受到了從“喝茶”轉向“懂茶”的變化。
“梅嶺春曉·特早茶的非遺味道”暨“霓裳雅韻,茶香四溢”——傳統服飾與茶藝共舞藝術展演活動
4月13日,“梅嶺春曉·特早茶的非遺味道”暨“霓裳雅韻,茶香四溢”——傳統服飾與茶藝共舞藝術展演活動華麗上演,意味著本次系列活動也迎來最終的“重頭戲”。
當天,數百人相聚在梅嶺春曉茶園,共同見證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非遺茶香”與“傳統霓裳”的浪漫邂逅。
茶,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文明的密碼。一片茶葉,承載著納溪“晴時耕、雨時讀”的農耕智慧;一杯茶湯,浸潤著“和敬清寂”的東方哲學。
“霓裳雅韻”與“茶香四溢”的跨界融合是本次活動的點睛之筆。活動現場,漢服、唐裝、苗繡、云錦……這些行走的“非遺符號”與茶藝表演交相輝映,讓遠近而來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整場展演以茶為軸,串聯起采青、攤晾、炒制、點茶等非遺技藝活態展示,讓古老茶香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多看點:納溪特早茶的那點事
納溪梅嶺,是北緯28°黃金產茶帶的瑰寶。這里的特早茶“正月萌芽、除夕可采”,比全國同緯度茶區早上市20天以上,被譽為“中國春天的第一杯茶”。
近年來,納溪區始終堅持“品牌興農”戰略,“納溪特早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入選首批“中國—歐盟地理標志”互認產品。目前,全區擁有茶葉基地31.5萬畝(其中有機茶園2680畝、綠色茶園2000畝、富硒茶園5000畝、歐標茶園1000畝、生態低碳茶園516畝),名優茶加工企業126家,年產干茶2.4萬噸,年綜合產值達89億元,茶葉產量和產值名列四川省前茅、瀘州市第一。
為加快推動三產融合、三鏈同構,納溪區建設了川渝滇黔結合部最大的區域性茶葉交易中心—“中國特早茶城”、納溪區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茶葉加工廠)、特早茶博物館,目前已招引入駐企業30余家,開展高端綠茶、紅茶、抹茶等產品精深加工。
同時,納溪區持續打造納溪特早茶“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雙品牌模式,大力支持區內茶企資源共享、抱團發展,擁有各類茶葉品牌61個,“瀚源”“鳳嶺”“三川那美”“三川那紅”等茶葉品牌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川南雀舌傳統制作技藝”獲評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納溪產好茶,納溪人好品茶、好交友。為吸引更多愛茶之人來到納溪、了解納溪、留在納溪,納溪區加快推動茶產業三產深度融合,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建成梅嶺茶葉主題公園和具有觀光功能的茶園面積達12萬畝,集聚種茶、采茶、制茶、品茶等為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瀚源、鳳嶺等茶旅研學莊園5個,開發出茶山旅游、采摘體驗、風味茶餐等茶旅新“玩法”,“梅嶺茶葉主題公園旅游線路”連續兩年獲評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