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底伊樂
4月15日上午11點,眉山國際鐵路港內,嘹亮的汽笛聲劃破天空,兩條藍色“鋼鐵巨龍”緩緩啟動——一列為川桂鐵海聯運班列,一列為中老國際聯運班列。據了解,兩趟班列為四川首次由省市聯動發運的班列。
省市聯動中老班列首發。譚笑非 攝
何為省市聯動?與以往各地單獨發車不同,此次兩班列車具體由四川省陸海新通道發展有限公司和眉山國際鐵路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眉山港投”)聯合主辦。
省市聯動川桂鐵海聯運首發。譚笑非 攝
“今年1月,省上發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財政補貼政策后,我們便積極對接,通過一個月的企業摸排,最終得到支持,開出兩列由省上和地方聯動的國際班列。”眉山港投副總經理何勵成介紹,這趟省市聯動班列能同時享受省、市(州)共同補貼,物流成本大大降低,運輸時效不斷提升。“川桂鐵海聯運班列可72小時直達北部灣港,運輸時效提升40%。”
儀式現場。翁光建 攝
隨著列車加速,滿載“四川造”的兩班列車開啟各自的國際征程。
川桂鐵海聯運班列集裝箱內則整齊碼放著元明粉、白板紙和牛卡紙,一路向南經廣西欽州港出海,直達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中老國際聯運班列滿載聚乙烯樹脂、瓷磚和減水劑,依托中老鐵路,將貨物運到中南半島。
此次省市聯動共商共建南向通道,是深化陸海新通道建設、穩定供應鏈產業鏈、推動全省對外開放的又一有力舉措。“貨物從眉山乘班列出發,比傳統經長江航道到上海,時間上要節約15到20天,物流成本降低30%;比經公路運輸到成都乘班列,成本降低15%左右。”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濤在現場算了一筆賬。
當天,全省首個南向班列基地——“四川南向班列眉山基地”正式掛牌。四川省陸海新通道發展有限公司和眉山港投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多式聯運、智慧物流、物貿一體等前沿領域,推動省市合作走向深入。
“接下來,我們將把南向班列打造為‘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岳表示,將全力打造“鐵海聯運+跨境班列”雙引擎,吸引更多外向型產業集聚,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升級。同時,提升眉山國際物流樞紐功能,讓更多“眉山造”“四川造”產品走向全球,助力眉山在區域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