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干什么?特朗普想讓“美國再次偉大”。而且他已經開始這樣做,與其說速度令人震驚,不如說手段獨特。特朗普想讓所有的美國人絕對安全,而不僅是主要行政中心或軍事目標。這當然對美國民眾的支持率和在選舉中支持特朗普軍工集團的收入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大家都有好處嘛。
1月27日,在一系列總統執行令中,出現了一個名為“美國鐵穹”的命令。這個行政命令有趣的不僅是目的和任務,而是執行方法。一切顯而易見:彈道導彈的攻擊威脅是優先的,也是最危險的。如果說此前只有前蘇聯構成這一威脅,現在俄羅斯、中國、朝鮮和伊朗都構成威脅。后兩個國家暫時還沒有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導彈,但它們相應軍工領域的發展速度令人吃驚,朝鮮已經擁有核武器,伊朗擁有許多彈道導彈。
美國人認為:“彈道、高超聲速和巡航導彈,以及其他先進空襲兵器是美國面臨的災難性威脅。近四十年來自新一代戰略武器的威脅并未削弱,恰恰相反,由于敵人研制新一代的投送系統和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變得更加嚴峻和復雜。”
防御什么很明確:勢均力敵的對手擅自研制的彈道、高超聲速、先進巡航導彈和其他新一代空襲兵器。用什么來防御呢?依靠太空跟蹤傳感器探測高超聲速和彈道導彈;預先大量展開太空攔截器,實現對加速段導彈的攔截,以及在低空、末段的攔截;研制和展開具備廣泛戰斗潛力的太空戰斗機,用于抗擊反攻擊。
特朗普的設想是幻想,還是有實現的可能?
一是跟蹤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導彈發射的傳感器。這個,在軌道上增加一定數量的新跟蹤衛星就可以實現,今天的美國沒有任何問題。
二是展開太空攔截器。這個看上去有些復雜,攔截衛星不僅要能夠看到目標,還要過濾掉假目標和抗敵方干擾。這里,美國的工業能力存在許多問題,因為要制造大量攔截衛星并送入軌道。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生產并將8161顆中繼衛星送入軌道,說明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當然,中繼衛星的結構比戰斗攔截衛星簡單,也不需要將數萬顆衛星送入軌道,數百顆足矣。
三是在更低的彈道軌跡段毀傷目標。這更簡單,攔截導彈系統已經有了,只要根據現代要求進行升級,并生產足夠的數量即可。
四是太空戰斗機。美國航空工業能夠成功建造六代機是毋庸置疑的,這種有人截擊機,能夠迅速處于軌道并開始射擊上升的導彈。但如果都像NGAD這樣,進展緩慢,而且要燒掉大量美元,那可不是特朗普想要的。
2024年的選舉活動中,特朗普首次提到建立覆蓋美國全境的全球反導系統的想法,遭到民主黨對手的嘲笑。可以說俄羅斯幫了大忙的,2024年11月,俄軍發射“榛樹”高超音速常規導彈打擊了烏克蘭“南方機械制造廠”,當時所有人都看到了,重達半噸的鈦導彈以12000千米/小時的速度從天而降,沒有任何現有的防空系統能攔截它。“愛國者”有點弱,“薩德”也不太可能。
于是,推進新項目的阻力統統消失了。高超聲速和彈道導彈軌跡太空傳感器項目HBTSS,旨在晝夜監視全世界洲際彈道導彈可能的發射區,目前正處于實現階段,由反導局與太空軍聯合落實。基于最先進衛星的監測系統,以衛星本身和配備導彈衛星的動能、非動能攔截器,最終將組成太空攔截系統。
早在首個任期特朗普就宣布要部署太空攔截器,后來的拜登當局不支持這一系統,項目中止。今天“星球大戰-2”計劃可能重啟。太空攔截器概念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里根總統“戰略防御倡議”的核心要素,當時由于技術上無法實現而放棄。而現在,由于馬斯克卓有成效的工作,將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的費用大幅降低,上個世紀每千克是2-4萬美元,現在降至3000-5000美元。
特朗普說:“許多年之前里根總統想這樣做,但當時沒有足夠的技術。而現在我們擁有非凡的技術。以色列是很好的例子,向他們發射了319枚導彈,他們幾乎擊落了每一枚。因此,我認為美國有這個權利。現在一切將在美國百分之百實現”。
對于美國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經費。據專家評估,太空攔截器計劃的造價超過1000億美元,需要緊張工作10-15年。當然,如果美國建造并將攔截衛星送入軌道,不可能不引起以核武器維護安全國家的高度關注。太空軍備競賽,絕不是人類的福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