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淄博市“好房子”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出臺“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支持高品質住宅建設情況。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為支持“好房子”建設,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好房子”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土地規劃、配套服務、保障機制三大方向,從加大優質地塊供應、提高既有住宅品質、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施優先激勵等方面提出11條支持事項,鼓勵引導企業建設更多好房子,有利于激活房地產市場投資潛力和消費活力。
“土地是房產開發的基礎物質載體,好的地塊通常意味著更好的交通、商業、教育和醫療資源,這些配套設施能夠顯著提升房產的居住舒適度,是好房子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段秀銘介紹,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聚焦“優供給、活存量、強配套”,在《政策措施》中,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好房子建設的用地政策,讓“好馬吃上好料”。
優化新增供應,強化精準供地。重點圍繞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開發等重點項目實施,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優先釋放區位優越、配套成熟的優質地塊。堅持“以需定供”,確保住宅用地供應規模、布局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重點保障面積適中、交通便利、生態宜居地塊的投放比例,激發土地市場活力。
創新存量激活,釋放土地潛能。用足用好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有關政策措施,鼓勵通過企業合作開發、優化開發、市場流通轉讓和政府收回收購等措施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允許企業按照出讓合同確定的規劃條件,優化完善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和建設條件意見書,滿足“好房子”建設需求。
優化配套服務,提升宜居品質。鼓勵實行“配套先行”的供地策略,擬出讓地塊要達到“凈地”標準,以街區為單元統籌配建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區域品質和吸引力。鼓勵各地針對創新居住空間設計、提升小區公共服務功能、增加公共空間等正向優化情形,探索優化容積率計算規則。強化設計引領,對新舊居住區風貌進行精細化管控,引導住宅建設向更高品質、更具地方特色和時代感的方向發展。
(大眾新聞記者 方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