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畢業季,皖西學院中藥學專業喜訊頻傳,204棟110室和201室兩間女生寢室的學子們,憑借著頑強拼搏的毅力和互幫互助的團結精神,書寫了全員考研上岸的佳話。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兩寢室11名同學分別被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7所高校錄取,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激勵著無數懷揣夢想的學子奮勇前行。
“研”途同行,從孤勇到共進
備考之路,荊棘叢生,需要勇氣,更需要堅持。從清晨六點的第一縷陽光灑進窗戶,到深夜臺燈依舊散發著暖黃的光,11名學子們用行動詮釋著堅持。每天一同奔赴圖書館,搶占自習室“黃金座位”,制定詳細到每小時的學習計劃,相互監督完成,周末輪流分享專業課思維導圖。
備考期間,寢室長主動整理歷年真題,建立“錯題共享庫”,她們利用專業實踐優勢,將大別山中藥材資源調研項目與考研復習結合,在備考中融入實地采集的標本數據。此外,寢室還自發組織“模擬復試擂臺賽”,針對性提升面試表現。
育人沃土,學科特色與制度護航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皖西學院中藥學專業深耕大別山中醫藥資源,構建了“產教融合+科研反哺”的特色培養體系。
近年來,學院通過“本科生導師制”為每名學生匹配研究方向契合的導師,從院校選擇到復試調劑提供全流程指導。2024年,學院更聯合六安市長三角一體化產教融合基地,為學生提供中藥材種植、炮制等實踐機會,使其在考研面試中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經驗。學院建立的“考研互助生態”成為關鍵助力,除定期舉辦“研途有你”經驗分享會外,還設立“考研自習專區”,配備專屬圖書角與心理咨詢服務。
破繭成蝶,冷專業“熱”突圍
面對外界對中藥學專業“就業面窄”的質疑,考入南京中醫藥大學的110寢室孫同學有自己的認識,她說:“中醫藥振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既能在實驗室解析藥效成分,也能扎根鄉土推動產業升級,何愁沒有用武之地?”全員上岸的11名學生中,研究方向聚焦于“中藥創新制劑開發”“中藥材生產與加工研究”“中藥材資源保護與利用”,與地方產業發展需求高度契合。
從大別山的“百草園”到雙一流高校的實驗室,這兩個寢室的故事,是皖西學院“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動詮釋,學在大別山將成為校園新風尚。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通訊員 高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