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越來越覺得人生沒希望了,每天都像個快要溺亡的人,被人生的窒息和無力感緊緊包圍;
頻繁變動居住的地方,隔三差五就拉上巨大的行李箱坐著又擠又吵的綠皮火車遷徙,從北方到南方,從南方到北方;
每次離開一個待久了的地方時,那種焦慮感、以及對于未知的恐懼和顛沛流離都讓我感到害怕。
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把人生搞砸了,可是讀了很多別人的文章,字里行間里透露出的絕望,絲毫不亞于我。
考不上不如去死
在很多社交平臺上,無論是高考生、考研人還是考公考編的,有很多人已經把考試結果和生死掛鉤了;
考不上不如去死,成了一種宣言、人生信條;
但可悲的是,不管是高考、考研還是考公,即便上岸,紅利也幾乎沒有了;
人生不是簡單的考試,拿到高分跟過好這一生一點關系都沒有。
而他們之所以這么著急,是社會、家庭和同齡人的對比像鞭子一樣,抽著他們前進,要么功利,要么被唾棄!
四次考研失敗和985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哪個更慘?
看了這三篇文章,一位考了四次都要讀湖師大專碩電影學的怪小姐,終于在今年2月底考研國家線公布卻又調劑無望時,選擇了放棄;
心氣過高讓她非名校不讀,而四次鎩羽而歸的經歷沖淡了她的執念,她忽然就釋然了,覺得不讀研究生也挺好。
還有一位30歲的985碩士,工作兩年后裸辭,如今半年過去了,依然沒有找到工作;
最后一位是企圖通過讀研來改變選擇天坑專業結局的追夢少年,只是如今畢業在即,他依然看不到希望;
那種讀了研就能找到好工作的確定性沒有了,留下的只剩下一地嘆息:自以為是提高學歷,也不過是逃避就業;
只是研究生不是避難所,人終有一天要從學校里畢業。
年輕人開始責怪家庭了
這兩年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開始談父母托舉了,動不動就把大學畢業依舊滑落社會最底層歸咎于沒有父母托舉;
尤其是互聯網上隔三差五就上熱搜的天龍人,那離奇又開掛的求學、職場經歷;
讓很多人明白,底層人再怎么拼命雞娃,也沒有用。
晉升通道的完全關閉,讓一堆底層家庭拼了命供出來的大學生站在了懸崖邊。
無論結不結婚,有沒有工作,我們都沒有未來
經濟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行,由此引發的降薪、減員幾乎像颶風一樣席卷了整個社會;
而受這場暴風雪影響最大的是23-35歲的年輕人群,有人長期找不到工作、有人久考不中,他們沒有一人不覺得自己的人生就要完蛋了;
可是絲毫沒有對策,只能安慰自己:活著就行,別的都無所謂了;
很多年輕人注定買不起房、結不起婚,而如果再不努力,接下來可能連飯都沒得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