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菲律賓與美國陸軍于近日起舉行為期三周的聯合軍演。負責美國太平洋陸軍作戰行動的指揮官稱,在今年春季的美菲聯合軍演中,美軍將不會進行“堤豐”中程導彈系統的實彈發射演練。一年前,為參加美菲“盾牌”聯合軍演,美國陸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將“堤豐”導彈系統部署至菲律賓呂宋島,這是美軍首次在該地區部署這一被視為其“印太戰略”關鍵力量的新型武器系統。此后,該導彈系統一直留駐菲律賓。近期美方表示,在今年春季美菲軍演中將不進行“堤豐”系統的實彈發射演練。
堤豐導彈(資料圖)
“堤豐”導彈系統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后研發的第一款陸基中導系統,光是研發經費就消耗了10億美元,可見美軍對其重視。該款導彈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于2022年首次交付,并于2023年6月首次成功試射,已初步具備作戰能力。據悉,“堤豐”主要用于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或“標準-6”導彈攻擊地面目標。這里的“戰斧”是攜帶常規戰斗部的“戰術戰斧”,最大射程達1800公里;而至于“標準-6”,其最初是作為防空導彈而設計的,射程達460公里。
近年來, 美菲在防務問題上越走越近,美國去年首次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中程導彈系統,而菲律賓也提出要購買該系統。路透社援引專家的話說,如果臺海爆發沖突,“提豐”系統將“發揮重要作用”。此外華盛頓本月早些時候批準向菲律賓出售20架F-16戰斗機及相關設備,總價值約55.8億美元。他表示,美國的關稅可能會影響菲律賓經濟及其承受能力。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 表示:“這些F-16戰機對我們來說非常昂貴,顯然,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我們就負擔不起”。
堤豐導彈(資料圖)
但是美國寧愿不賺錢也會把這些裝備“送”到菲律賓。美國這一動作,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面對擁有先進殲-20五代戰機和即將投入使用的殲-36六代戰機的中國,這些F-16戰機不過是“紙老虎”。美國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批準對菲軍售,絕非偶然。美國此舉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強化菲律賓的軍事能力,牽制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菲律賓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合作伙伴,長期以來充當美國在該地區的馬前卒。中菲兩國在南海地區因為島嶼問題,存在不小的爭端。
近日,中國海軍航空兵某部隊的官兵在“八一軍旗”之前進行宣誓,而背景就是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空警500H預警機,作為以運9平臺為基礎打造的預警機,空警500H具有航程遠,雷達探測距離遠的優勢,其雷達經過特殊的處理,具有良好的海上抗高溫高濕實力。而中方在這個照片放在報道的前面,其目的是什么?有多重含義,一方面是展示中方海軍航空兵目前發展的真實狀況,但其背后還有一層含義值得重視,那就是向中方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南海的競爭對手釋放信號。
南海(資料圖)
此前中方就已經給出了“中國做好了應對任何戰爭的準備”,現在外交部更是表示美國如果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將奉陪到底。中國更是用實際行動對特朗普的關稅戰打響了反擊,在第一個對美發起關稅反擊后,歐盟、加拿大等多個國家也加入到了對美關稅的反擊中。可以說在中方的帶頭反制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變得不再那么好使了。
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已觸及中國紅線,但雙方仍保留經貿談判技術團隊接觸渠道”。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東盟拒絕‘選邊站’標志著亞洲秩序從‘美國主導’轉向‘多方共治’。”彭博社分析:若中美關稅戰持續,全球通脹或再升2個百分點,迫使G20重啟危機協調機制。這場“24小時博弈”既是特朗普政治秀與大國角力的交織,更是亞太權力格局變遷的縮影。正如中國駐美大使最新表態:“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共同發展——但絕容不下霸權主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