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建材公司因違規公轉私被追繳稅款的案例再次給企業敲響警鐘。在金稅四期的監管背景下,哪些場景是可以合法轉賬的,需要注意哪些細節,結合最新要求,梳理如下:
一:主要情景
1、工資薪金及勞務報酬
這一類是最常見的操作,通過銀行代發系統進行轉賬,被備注“工資”,保留個稅申報記錄。
勞務報酬費用結算注意保留勞務合同、完稅證明、費用明細清單。若單月向同一個自然人指出超過5次容易觸發預警。
2、差旅費,保留審批單據、原始憑證、明細清單等材料
例如市場部小李因為公司業務出差報銷6000元,附高鐵來回票2張,住宿發票2張,餐飲票據,審批單等資料
3、個體戶經營所得,限個體戶
例如某餐飲店每月提取經營所得8萬元,完成季度經營鎖的個稅申報。
4、股東分紅
按照合規流程:股東會決議+完稅憑證+備注“分紅”,注意自然人股東需要代扣20%個稅
5、賠償金支付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如果有賠償金的情況發生,需要有仲裁文書,法院判決等,并保留好轉賬憑證。
二:監管紅線預警
1、單日現金交易超過5萬元處罰報告
2、公戶轉私單筆金額超過20萬元可能被判定可疑
3、私人賬戶累計收款金額超過100萬元/年
三:總結建議
資金流向與合同主體保持一致,做到四流一致,建立臺賬,做好資料,憑證的留存。公司經營應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做好稅負管理,切莫通過跨越紅線的公戶轉個人賬戶手段去降低利潤。
當下部分園區針對符合條件的個體戶雙免政策,即年開票金額120萬以內,月度10萬以內普票的,可免增值稅和個稅;年銷售額120萬以上450萬以內的個人經營所得稅可以申請核定,綜合稅負1.56%起。如需了解更多園區稅收政策,可后臺滴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