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熙街商圈的電子屏前,一組動畫視頻吸引著過往學生駐足——偽裝成快遞員的“間諜”正試圖套取校園實驗室數據,畫面隨即切換成《反間諜法》條文解析。這幕場景,正是重慶警方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期間推出的創新宣傳之一。
連日來,一場覆蓋城鄉、貫穿線上線下的大規模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在重慶展開,從校園到軌道站點,從鄉村院壩到企業車間,多維度的“安全防護網”正在織就。
校園陣地:把國家安全“種”進青春心田
4月15日,萬年路小學的課堂上,兩江新區公安分局民警羅懿手持《資治通鑒》向學生發問:“國大政小則危,這個道理放在網絡安全中如何理解?”臺下立刻響起討論聲。通過剖析校園霸凌案例,民警現場傳授“四步識別法”,鼓勵學生擔任“班級安全哨兵”。這種將傳統文化與法治教育融合的模式,為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課,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守護國家安全,凈化網絡空間。
在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市公安局軌道分局“云峰鐵壁”青年突擊隊的宣講別具一格:民警張濤展示的“學術交流中的間諜滲透”案例,讓大學生們倒吸涼氣。“原來課題組的數據管理如此重要!”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小林在互動問答后,將反間防諜手冊塞進了書包。
社區深耕:院壩會里講透“身邊的國家安全”
白市驛鎮新店村的黃葛樹下,30余名村民圍坐成圈。高新區公安分局民警舉著智能手機演示:“點擊不明鏈接后,種植戶的補貼信息就可能泄露。”接地氣的院壩會上,網購風險、網約車軌跡安全等“生活化國安課”,讓72歲的劉大爺恍然大悟:“保護收件地址也是在護國安!”這種“案例+實操”的宣講模式,讓市民直觀感受到國家安全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增強了市民責任感和使命感。
高新區公安分局石板派出所的創新同樣盡顯溫度——針對老年群體設計的反邪教專場中,民警用方言演繹邪教危害,讓轄區群眾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從“旁觀者”轉變為“踐行者”, 進一步筑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實防線。
軌道交通:日均400萬人流中的“移動課堂”
在日均客流20萬的冉家壩軌道站,一場反恐演練正在上演:便衣民警瞬間制服“持械暴徒”,圍觀乘客還未回神,大屏已開始解析《反間諜法》要點。“這樣的安全教育比刷手機有意思!”上班族李女士用手機拍下展板上的應急電話。軌道分局打造的“流動國家安全課堂”,覆蓋沙坪壩、曾家巖等9大樞紐站點,通過視頻展播、盲盒答題等形式,讓抽象法律條文化作可感知的場景。
4月14日,軌道分局勤務五支隊、刑偵支隊聯合交巡警總隊、軌道交通運營公司在軌道交通1號線賴家橋車輛段培訓中心開展“筑牢軌道防線 共護國家安全”主題宣傳活動,覆蓋軌道員工70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
筑牢防線:仿真模型揭開“甜蜜陷阱”
石柱縣文化廣場上,中學生小楊盯著“奶茶粉”毒品模型驚呼:“和真的奶茶一模一樣!” 石柱縣禁毒辦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通過多種仿真毒品展示、OD社交陷阱解析,讓青少年直觀認識新型毒品偽裝。
在發放禁毒宣傳資料進行毒品預防宣傳的同時,云陽縣公安局民警還進學校、社區、醫院、賓館、娛樂場所、寄遞物流站等地,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講解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危害知識,傳遞“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理念。(重慶公安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