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房庫存壓力及市場情況
你知道深圳的新房庫存壓力有多大嗎?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新房庫存量環比下降12.5%,降至278.6萬平方米。然而,龍崗、坪山等外圍區域庫存去化周期仍超過18個月。更嚴峻的是,這些區域樓盤即便降價15%,去化率仍不足20%。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前海時代、增府等核心區豪宅開盤即售罄,深圳院子別墅4個月清盤。這種核心區新房搶破頭,郊區無人問津的分化格局,正是深圳樓市的真實寫照。
深圳樓市的應對大招
在這種形勢下,深圳樓市終于出大招了。4月9日,樂友家聯合財富城搞了個“以舊換新3.0版本”,這可真是個大動作,徹底打破了地域限制。具體玩法如下:
1. 跨城置換無邊界:不管你舊房在廣州、上海還是北京,都能參與深圳新房置換,還能享受獨家折扣和60天無憂退訂的權益。
2. 賣舊換新有補貼:廣東省內舊房通過樂友家出售,再買財富城房子,開發商直接補貼3萬元。
3. 過渡期有多重保障:成功置換后,租房傭金打5折、搬家保潔優惠等服務都有。
這個模式的創新之處在于,它把以舊換新從單一城市擴展到全國范圍,相當于在全國范圍內搭建了一個房產置換橋梁。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的數據,自2024年4月推行“換新價”活動以來,已經促成了超300套新房認購,登記賣舊房源超50套,效果顯著。
深圳樓市存在的其他問題
不過,深圳樓市的問題可不止這些,庫存結構失衡嚴重。雖然深圳新房庫存總量回落到300萬平以下,但外圍區域占比超70%。就拿坪山區來說,當前新房可售數量達8335套,去化周期長達26個月,這是個大難題。
再看看政策傳導,2024年推出的降首付、松限購等政策熱度只維持了3個月。2025年首批集中供地,四宗宅地僅一宗溢價成交,市場反應冷淡。
居民杠桿也觸頂了,深圳家庭負債率高達83.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8%,低于房貸利率4.2%,購房者加杠桿的意愿低迷。
商品房收儲也遇冷。2024年,央行3000億保障性住房貸款只用了14.5%,主要原因是房價租金倒掛嚴重,在深圳收儲65平方米以下商品房的租金回報率不足2%,連3%的資金成本都覆蓋不了。
土地收儲倒是加速了。截至2025年4月10日,廣東、四川等地已公示超1200億元專項債用于收儲閑置土地,規模比商品房收儲大多了。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本質上是地方國企化債的無奈之舉。
政策工具箱也快告急了。深圳已經使出了房票安置、公積金等手段,但效果有限。中冶研究院預測,2025年可能會啟動增值稅5改3、核心區限購松綁等大招,讓人既期待又緊張。
普通人的應對策略
那普通人該怎么應對呢?
置換窗口已經來了,財富城單價3.1萬元每平方米起,比深圳新房均價5.3萬元每平方米低了40%。再疊加3萬元補貼,實際購房成本還能再降10%,這是個撿漏的好機會。
不過大家可得警惕區域分化,龍崗、坪山這些外圍區域房價還在陰跌,而南山、前海這些核心區房價年漲幅超10%,差距很大。還得關注政策節奏。4 - 5月,是政策密集出臺期,重點關注公積金新政、房價擴容這些動向,說不定能撿個大便宜。
深圳這場“以舊換新3.0”實驗,說白了就是在居民加杠桿能力耗盡、地方財政承壓背景下的非常之舉。對于購房者來說,核心區房產還是抵御通脹的優質資產,而外圍區域可得小心,別越換越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