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 #深圳小學生特有的松弛感絕了# 沖上深圳同城熱搜。
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著深圳小學生的特有場景,有的在地鐵車廂偶遇過隨地大小坐,有的在公交站臺直接躺下,還有的把天橋樓梯當成躺臥休息之處,更有人分享偶遇過一位小學生坐公交車,直接躺在車后窗的位置。
如果說深圳的打工人是“死氣沉沉”的,大爺大媽是“生龍活虎”的,那么小學生或許才最有松弛感,畢竟到哪都能躺。
當然,對于這樣的場景,有人覺得跟松弛感倒沒啥關系,更像是累出來的“班味”。
眾所周知,深圳學生的日常作息普遍緊張,需早出晚歸通勤上學,有的學生經常早晚高峰時在地鐵上累到睡著。
除此之外,書包的重量也很有說服力。有些二年級的女娃每天背著十幾二十斤的書包爬五樓,連許多一年級男娃的書包都有13斤重。
網友飯飯說自己家小孩正在讀3年級,書包里面裝的都是書僅有語數英,稱了一下大概十斤,連一個成年人雙手提都覺得吃力。負重前行,確實從娃娃開始。
說實話,“隨地睡覺”本質上是內卷、健康管理缺失共同作用的結果,“松弛感”更接近于被動適應壓力后的無奈選擇,而非主動放松。相比起其他城市的學生,深圳教育一直在做減法,許多中小學校逐漸取消早讀,語數英作業量比起90后的小學時代減少許多。
那么在你看來,深圳小學生隨地大小躺,是松弛感還是累出來的“班味”?如果你是深圳家長,你有感覺自己孩子因學業壓力而疲憊嗎?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需要如何改善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