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消息,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蘋果折疊屏 iPhone 正在內測屏下攝像頭方案,不帶 3D 人臉組件。但接下來的兩代iPhone仍然是挖孔屏形態。
(圖源:微博截圖)
如今的手機已經發展到了三折疊,甚至三星和榮耀等廠商已經被曝光四折疊,而蘋果目前卻還未推出過折疊手機,這是蘋果落后了嗎?
蘋果追求更高的用戶體驗,所以他們要打造一款無折痕的折疊屏手機。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好的產品必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研發。
但現在的折疊屏手機都會面臨著一個通病,那就是軟件適配問題。盡管 Xcode 已經配備了折疊屏適配工具,但要讓所有 APP 都能在折疊屏上實現流暢的雙屏交互,并且完美適配大屏顯示效果,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優化。對于一些小眾 APP 來說,開發者可能會因為資源不足等原因,無法快速完成適配工作,這肯定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圖源:網絡)
多年來,大家都在好奇蘋果的折疊屏手機會采用哪種折疊設計。是類似 Galaxy Z Flip 的翻蓋式折疊,還是像 Galaxy Fold、Mate X5 那樣的書本式橫向展開呢?
如今答案揭曉,蘋果最終選擇了 Fold 式的折疊方案。這意味著,這款折疊屏手機日常使用外屏,展開后瞬間化身為類似 “迷你 iPad” 的大屏設備。
據數碼博主透露,折疊屏 iPhone 的內屏將采用全面屏設計,尺寸為 7.76 英寸,分辨率達到 2713×1920 。而外屏依舊采用挖孔屏方案,尺寸是 5.49 英寸,分辨率為 2088×1422。
目前已經下線的 iPhone mini 系列采用的就是 5.4 英寸屏幕,也就是說,蘋果的折疊屏機型折疊后的尺寸會比較小巧。
(圖源:網絡)
除了獨特的折疊形態,最讓人期待的是 iPhone 可能首次用上 “屏下前置攝像頭” 技術,推出旗下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 iPhone。 在追求全面屏設計的道路上,安卓手機廠商曾探索過多種方案,比如升降攝像頭、滑蓋式設計、雙屏結構等,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屏下攝像頭技術在兼顧美觀與實用性方面更具優勢,被認為是實現全面屏形態的最佳選擇。
不過屏下攝像頭區域的透光表現并不理想,如今主流挖孔屏手機的前置攝像頭透光率普遍能達到 90% 以上。因此,蘋果若想保障良好的自拍效果,就必須攻克屏下攝像頭透光率這一技術難關。
有消息稱,蘋果此前曾嘗試通過 “關閉部分像素” 的方式來增強紅外傳感效果,然而這種方法存在穩定性欠佳的問題。
最近蘋果獲得的一項新專利帶來了轉機。專利顯示,蘋果計劃通過移除部分子像素,來提升屏下 Face ID 的識別效率。這或許表明,蘋果已經探索出了一個更穩定、可靠的技術解決方案。
為了兼顧機身輕薄與長續航,蘋果還對折疊屏 iPhone 的顯示驅動芯片進行了專門優化,以此提升能效。顯示驅動芯片的英文全稱是 “Display Driver IC”,它是驅動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PDP)等屏幕的核心集成電路。優化后的芯片能讓面板更輕薄,減少熱量產生,同時降低功耗,從而有效延長折疊屏 iPhone 的續航時間。
近年來,有關蘋果折疊屏設備的爆料層出不窮,而且信息也越來越具體,從設計細節到技術配置都逐漸浮出水面。屏幕前的你們,錢包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