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冬 派生萬物AI 圖
靶向藥物治療,是治療肺癌的一把好手。它專門針對腫瘤細胞的特定靶點,通過抑制其活性,把腫瘤生長和擴散的勢頭給壓住。靶向治療的優點不少,它選擇性高、毒性低,能精準打擊腫瘤細胞,還盡量不傷害正常細胞,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不過,靶向治療不是完美無缺的。首先,腫瘤細胞可能會變得“狡猾”,對靶向藥物產生耐藥性,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其次,靶向藥物還常常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如皮膚反應、胃腸道反應(腹瀉、惡心、嘔吐)、黏膜損傷(口腔潰瘍)、肝損傷、疲勞、骨髓抑制等。
而中醫藥在降低靶向藥的不良反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中醫藥治療肺癌的理論基礎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舌象、脈象等來綜合分析,判斷是肝郁脾虛、氣血兩虛,還是陰虛火旺等證型,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如通過調節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力等。如此,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讓患者對靶向藥物的整體耐受性提高。
本文就將著重介紹中醫藥聯合靶向治療的具體優勢。
一、改善皮膚反應
很多患者在靶向治療的時候,頭面肢體上會出現痤瘡樣皮疹、斑丘疹,還伴有瘙癢、干燥、脫皮,嚴重的時候還會皮膚感染,影響生活。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得調整藥物劑量或者暫停治療,這樣就會影響藥物的療效和對疾病的控制。西醫對付這種皮膚不良反應,主要用抗生素、類固醇、抗組胺類藥物還有激素,可止癢效果不盡如人意,停藥還容易反復。
中醫認為,肺癌患者正氣不足,靶向藥帶來的藥毒邪氣侵襲人體,在中焦化熱,侵犯到肺,就導致風、濕、熱毒在皮膚上發作。可以按照溫病學斑疹來治療:剛開始的時候要宣透解表,用藥要輕巧,到了嚴重的時候就要清熱涼血、清化利濕,后面就該清潤滋養、活血涼血。常用的內服中藥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苦參、地膚子、白鮮皮、赤芍、丹皮、野菊花等,用來涼血消疹。對于皮膚干燥、瘙癢,也可以把中藥比如用馬齒莧、黃柏煎水濕敷在患處,就能有效止癢。對于甲溝炎,還能用此類中藥進行熏洗。
二、改善胃腸道反應
靶向藥物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也不少,常見的有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西藥常用洛哌丁胺、蒙脫石散、甲地孕酮等來對癥治療,效果不太理想。從中醫的角度看,脾負責運化,胃負責收納,脾胃虛弱了,運化和收納功能就會失常,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氣機升降不正常,就容易出現這些癥狀。
中醫治療按照辨證論治的原則,內服、貼臍、針刺等方法一起上。對于惡心、嘔吐的患者,可以用黨參、白術、茯苓、陳皮、砂仁等中藥健脾和胃,再加上木香、川連、佛手等理氣止嘔的藥物。
如發生腹瀉,可能會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腹瀉在中醫里屬于 “泄瀉”,有急性的,有慢性的,急性的不能馬上用補澀的東西,慢性的也不能單純用甘溫補虛的,要注重用甘味養胃,補益和中,緩急止痛。可以用炙黃芪、炒白術、淮山藥、白扁豆等中藥益氣健脾、和胃止瀉,再根據情況選用五味子、烏梅、石榴皮等斂津止瀉的藥物。
此外,還可以通過針刺穴位,調節人體的氣血和臟腑功能,如針刺足三里、內關、中脘等穴位,來緩解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同時也得叮囑患者調節飲食,保證營養。
三、改善黏膜損傷
最常觀察到的黏膜損傷是口腔潰瘍。靶向藥物損傷了中焦,導致元氣虧虛,脾胃氣機失調,陰火內生就跑到嘴巴里搗亂。中醫治療就按照古代醫家李東垣 “甘溫除大熱” 的方法,用甘溫補中、清瀉陰火、升發陽氣的辦法,臨床可以選擇生甘草甘溫除熱,配上板藍根清熱解毒、生蒲黃、方兒茶等中藥來收斂生肌。囑患者飲食上別吃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用淡鹽水漱口。
四、改善肝功能損傷。
肺癌靶向藥可能會引起肝損傷,導致肝功能不正常,如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等。可以選用茵陳、梔子、黃芩、丹參、郁金等中藥來清熱利濕、疏肝利膽。也可以用垂盆草、平地木、五味子等藥物,患者要記得定期做肝功能檢查,有異常要趕緊告訴醫生。
五、改善疲勞
患者常常覺得累得不行,一點精力都沒有,影響日常活動和工作。從中醫角度看,熱毒藥邪攻擊脾胃,消耗了陰液,臟腑氣血陰陽都虛損了,時間長了就變成虛勞。可以用黃芪、黃精、人參、北沙參、當歸、熟地、枸杞子、杜仲等中藥來益氣養血、補腎填精。患者要多休息,別累著自己。
六、改善骨髓抑制
肺癌靶向藥可能會引起骨髓抑制,導致白細胞、血小板和紅細胞減少。可以用龍華醫院自制的制劑雙黃升白顆粒補腎填精來升高白細胞,用花生衣、牛角腮升高血小板,用石韋、大棗、雞血藤、女貞子、墨旱蓮、桑葚子等中藥益氣養血。
此外,中醫藥聯合靶向治療的優勢,還體現在中醫藥與肺癌靶向治療的協同作用。中醫藥可通過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的作用機制,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讓腫瘤細胞對靶向藥物更敏感,這樣就能增強靶向治療的效果。中醫藥還可通過抑制相關通路,調節細胞凋亡,不讓腫瘤細胞增殖和遷移,調節腫瘤微環境,改善機體的內環境,這樣就能延緩腫瘤細胞對靶向藥物產生耐藥性。
總之,中醫藥在緩解肺癌靶向藥副作用等方面相當有優勢和潛力。通過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用中藥內服、外用、針灸、推拿等多種辦法,能有效地減輕皮膚反應、胃腸道反應、疲勞乏力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患者更能忍受靶向治療,也更愿意配合。同時,中醫藥和肺癌靶向治療聯手,還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在聯合治療的時候,中醫藥可以和靶向藥一起用,也可以在靶向藥治療的間隙用。另外,因為腫瘤細胞各不相同,靶向治療不是對所有患者都適用,每個患者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的治療方法還得根據各自的基因檢測和總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評估來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