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呂守升高潛咨詢創始合伙人 北京中外企業人力資源協會名譽會長
來 源:《卓有成效的組織(全新升級版)》重磅導讀
作為在戰略、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深耕三十余年的實踐者,我始終相信,一個組織的生命力源于其結構與設計的有效性。亨利·明茨伯格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組織》正是這一領域的燈塔之作。如今,這部經典的全新升級版問世,不僅延續了其深邃的理論洞察,更融入了數字化時 代組織變革的前沿思考。作為本書的忠實讀者與受益者,我深感榮幸能為 新版作序。
我與明茨伯格的結緣,始于多年前對組織管理的深入研究。當時,我正致力于探索如何通過組織設計提升企業競爭力,他的著作如《卓有成效 的組織》等,為我打開了全新的視野。明茨伯格對組織結構的深刻洞察,讓我意識到組織并非一成不變的機械構造,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與動態平衡的有機體。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理論與實踐的深度對話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從跨國企業高管到咨詢機構創始合伙人,從傳統制造業到互聯網科技巨頭,我親歷了無數組織形態的迭代與挑戰。無論是早期在濰柴集團時分管人力與戰略,還是在京東集團主導戰略與組織發展,明茨伯格的理論始終如同一把解剖刀,幫助我精準識別組織的“骨骼”與“經絡”。他提出的組織的4種基本類型(個人事業型組織、程序化機器型組織、專家聚合型組織、項目先鋒型組織)曾多次成為我為企業 “診斷”的框架,例如在濰柴集團推動組織創新時,如何平衡效率與靈活性;在順豐控股擔任顧問期間,如何通過結構調整應對物流行業的復雜生態。這些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組織設計的本質是“動態適配”,而非一成不變的模板。
管理的三維藝術:藝術、手藝與科學
新版最令我共鳴的,是明茨伯格對“管理三維度”(藝術、手藝、科 學)的詮釋。他犀利地指出,管理的本質絕非單一維度的技術活:戰略制 定需要“藝術”的直覺與遠見,流程優化依賴“科學”的嚴謹,而團隊領 導則需“手藝”般細膩的實操智慧。這與我在高潛咨詢為千億級企業提供服務的經驗不謀而合——無論是助力科技企業通過“項目先鋒型組織”激活創新,還是為傳統巨頭設計“分離既有結構”的事業部制轉型,成功的鑰匙始終在于管理者能否在三維度間自如切換。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明茨伯格對組織文化與政治的分析。他指出,文化是組織的靈魂,而政治則是組織內部權力與利益的博弈。這提醒我們,在處理組織內部沖突、推動文化變革時,要更加注重平衡各方利益,以實現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命運共同體:組織的本質回歸
全新升級后的《卓有成效的組織》令我振奮。面對VUCA時代的挑戰,明茨伯格并未止步于經典理論的復述。從“組織邊界拓展”中的平臺化生態構建,到“開放設計”強調的愿景型、對話型方法論,明茨伯格并未被技術浪潮裹挾,而是冷靜指出:工具可以迭代,但人性的本質永恒。
例如,書中對“沖突入侵”的辯證分析——看似破壞性的力量,實則是打破僵局的催化劑,恰如其分地解釋了為何某些互聯網企業的“內部賽馬機制”反而催生了突破性創新。這種穿透表象的洞察,正是經典理論的魅力所在。
我想,組織不是一臺機器,而是一群人的命運共同體。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組織邊界日益模糊的今天,這句話顯得愈發振聾發聵。無論是企業家、管理者,還是每一位職場人,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關于如何讓組織真正為人服務,如何在變革中尋找平衡,如何在效率與人性之間架起橋梁。
謹以此文,致敬明茨伯格的智慧,并誠摯推薦這部歷久彌新的經典。
官方正版,重磅首發
1979年,明茨伯格出版了《組織結構:研究的綜合》,1983年推出該書的精編版本《卓有成效的組織》。這本著作內容流暢而連貫,明茨伯格一直將其視作得意之作——“它是我最珍愛的一部作品,也是我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40多年過去了,明茨伯格決定在原版基礎上進行升級,加上“多年對組織的觀察、咨詢和體驗”,呈現給當下的讀者。
升級版90%內容全面更新,全新寫作,全新翻譯,為你隆重推介這本《卓有成效的組織(全新升級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