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影報道
《蘇母》《蘇東坡》《塵埃落定》《誰在敲門》《長恨歌》《每一件美妙的小事》《長恨歌》《推銷員之死》《激流·家》……4月16日,在成都舉行的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以下簡稱“演交會”)展覽現場,坐落在四川展區的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四川人藝”)憑借其在劇目創作、演出運營、創新探索等多方面的成果展示,引發眾多關注。
四川人藝展區
作為國內演出行業規模與影響力兼具的年度盛會,此次演交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演出產業鏈上下游的院團、劇場、企業、機構等,通過展覽、交易、論壇三大板塊,全面呈現演出行業新發展,探索行業未來走向。
歷經72載風雨洗禮的四川人藝,積淀了深厚的藝術底蘊,創作并演出了400余部劇目,包括《一個木工》《趙錢孫李》《月琴與小老虎》《抓壯丁》《克里姆林宮的鐘聲》《家》《第29棵樹》《最后的營救》《趙一曼》《金沙江上那座城》《無處不青山》《沒有角的小犀牛》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區現場
近年來,四川人藝還積極打造巴風蜀韻,創排演出了《茶館(川話版)》《塵埃落定》《蘇母》《蘇東坡》等一系列精品力作,在講述四川故事的同時,也為經典劇目的傳承與傳播貢獻力量。其中,話劇《蘇東坡》經全國3輪巡演,場次達到330場;全國第一部以“蘇母程夫人”為主角的話劇《蘇母》,引發眾多好評;現實題材話劇《誰在敲門》將川渝的山川與巴蜀文化交織,通過藝術的舞臺叩問時代之門。
此次演交會期間,參會嘉賓通過四川人藝展位上的相關資料,即可獲取相關劇目的創作背景、藝術風格及演出運營詳情,了解該劇院在藝術創作、市場運營與文化傳播等多方面的成就。
作品海報
如依托“演藝+景區”模式,話劇《蘇東坡》文旅版將戲劇演出與景區文化氛圍深度融合,讓觀眾在欣賞精彩演出的同時,感受景區獨特歷史文化底蘊;新中式夢核沉浸戲劇《激流?家》以巴金原著小說《家》為藍本,打破傳統舞臺演出界限,讓觀眾與演員近距離互動,身臨其境地感受劇中人物情感世界與命運起伏。
同時,四川人藝也在不斷探索市場,多年來持續創作出品具有市場性商業性的小劇場戲劇作品,如《瘋在繼續》《寫給愛情的信》《欲望街角》《暗戀》《至少還有我》《晴空萬里》《慕尼黑,慕尼黑》《共生》,音樂劇《別離》等;并進行了商業戲劇聯合制作的有益探索,制作演出了《烏合之眾》《嫌疑人X的獻身》《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推銷員之死》等劇目。
四川人藝劇目資料
在四川人藝總經理助理、宣傳營銷總監唐迪看來,此次演交會為各藝術院團、演出機構等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四川人藝將持續秉持開放合作理念,積極拓展商務合作領域,通過劇目冠名、場景植入、聯名文創開發等多元合作形式,實現品牌增值與商業合作共贏。”在資金支持、宣傳推廣、場地運營等關鍵領域,四川人藝也積極尋求與各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契合點。“希望借助此次演交會契機,積極與參會企業、機構展開商務洽談,展示合作誠意與項目潛力,吸引眾多潛在合作伙伴關注,為未來商務合作拓展廣闊空間。”
接下來,四川人藝還計劃推出《抓壯丁》《死水微瀾》等優質劇目的新空間版本,持續挖掘經典作品的潛力,并結合創新的演出形式,實現四川文化IP的全新轉化,打造四川名片,生動講述四川故事,為觀眾帶來更多新穎獨特的觀演體驗。
部分圖據主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