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問題,為什么暫停接收?
貿易戰的直接反制!
關稅都125%了,誰要啊?!
美國近期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我們直接對等反制,其中美國飛機及零部件被列為重點目標。
關稅提高至125%后,疊加原有5%的稅率,原產于美國的波音飛機及航材總稅率達到了130%!
以波音737 MAX 8 為例,單架采購成本將從之前的約1.1億美元一下子提高到2.4億美元。要是三大航司繼續按原計劃引進188架波音飛機,總成本將增加約100億美元以上。
中國航司再接收飛機就不劃算了,所以按現在的關稅政策,這188架飛機的訂單基本上黃了。
(波音737 MAX 8 )
再一個----
這事意味著什么?
一方面,對等反制無可厚非;
另一方面,既然對方先撕破臉掀桌子,我們也就不必再顧慮什么了。要打就要把對方打“疼”!
大飛機是美國關鍵產業的代表,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而波音又是美國航空制造業的巨頭。這波反制實實在在打在了美國的軟肋上。
另外,這兩年波音公司真不大“走運”。
先是質量慘不忍睹,安全事故頻發。比如2018年印尼獅航、2019年埃航737 MAX空難,以及2024年初的艙門脫落事件........
現在又遇到這出。
波音如果失去中國市場會怎么樣?
中國是波音第二大市場(中國占全球飛機需求的20%),暫停接收飛機后,一方面會造成近200架飛機的庫存積壓現,導致現金流惡化(2024年一季度已虧損33.6億美元)。
另一方面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后,波音的信譽和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降低,造成訂單的長期流失。而競爭對手空客和中國商飛(C919制造商)自然會受益。
實際上,自從曝出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消息后,波音股價當天就跌了2.4%,今年累計跌幅已經超過10%。
所以這次“關稅戰”對波音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不過我們更關心的是---
對中國國內航運市場的影響?
簡單來說,短期影響有限,長期利好。
中國航司本就有幾百架波音飛機在役,備件儲備充足,且部分交付手續在關稅生效前完成,運力暫時不受大影響。
關鍵是長期影響,可加速國產飛機的替代過程,特別是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客機就可以迅速填補市場空白。
畢竟中國市場太大了。
未來20年全球將有超過4萬架民用客機交付,價值將超過6萬億美元。光中國的需求就接近9000架新機,約占四分之一。
所以C919將來拿下全球三分之一的民航大飛機市場份額是完全有可能的!2萬億美元的巨大產值!
而國內航司采購成本降低,同時減少對西方技術的依賴,怎么算都合適。目前C919客機已進入試飛階段,預計2025年后逐步交付。
由此看,關稅戰對中國制造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最后要說的是,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既是貿易戰的“硬碰硬”,也是航空安全與產業自主的必然選擇。
對國內航司來說,短期陣痛換來長期自主可控;對波音而言,失去中國市場可能成為其衰落的轉折點。
未來,C919能否抓住機會崛起,將成為全球航空業的最大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