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系列賽G1,全場比分定格在了123-81。
分差是42分。
本輪系列賽G2,全場比分定格在了116-101。
分差是15分。
兩場比賽打完,廣東隊是一共輸給了山西隊57分,平均每場要輸28.5分。
拋開其他的都不說,光看這個分差就知道,兩隊的實力差距有多大了。
賽前的時候,很多球迷也想到了這輪系列賽可能會比較的艱難,包括廣東隊可能會相對要狼狽一點。
但是,那個時候大家都還沉浸在首輪對陣上海隊的比賽里面,還被廣東隊的球隊底蘊和季后賽經驗所折服,覺得,他們是有可能能夠克服對陣山西隊這種實力上差距的。
等到比賽真正結束了才發現,是有多么的無力和蒼白。
那么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總結起來也不復雜,就是兩個字:外援。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把現在球隊的外援伯克換成是此前3連冠時期的威姆斯,那么整個情況就又是很不一樣了。
因為,單看本土球員,廣東隊是不輸于山西隊的,尤其是徐杰和胡明軒他們兩個,面對山西隊的同位置球員還是有優勢的。
但是,就是因為缺少了一個強力的外線外援,以至于需要他倆來完完全全的沖鋒陷陣時,整個短板就比較的明顯了。
技術環節可能還能夠接近一些,但是,運動天賦和體能儲備就差的有點多了。
說白了,前面第一節還能打一打,或者說,前面收著,后面還能打一打,但是,要想全場比賽都有持續和穩定的發揮,這個有點是太難了。
因為體能不夠了。
最主要的是,當面對防守需要騰一下子就能起來,這個他倆也做不到,那么打著打著就很容易被對方給防住了。
而他倆一旦啞火,那么整個廣東隊的進攻就會立刻陷入到癱瘓,
G2的第二節只拿到了7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一個3連冠時期的威姆斯,那么自然而然進攻端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身上了,但是,這個對于他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了。
進攻手段多樣且能力持續穩定,山西隊想要防住他真的是非常困難。
而當他真的是因為防守端被針對的過于明顯,出現了一點點的體能下降,也沒關系,這個時候就可以是徐杰和胡明軒站出來了。
打一打階段性的,包括利用對手防守漏洞的進攻機會,他們兩個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這就是外援的重要性,或者說叫做隊友的“成色”。
當這些全部都做到的時候,不敢說一定能夠穩贏山西隊以及贏下這輪系列賽。
至少會是充滿懸念,也會是讓這輪系列賽更加的精彩,不至于像在G1打完之后,大家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說到這,就想起了這個賽季有不少球迷已經對廣東隊管理層提出的那個問題:好好找個小外援。
確實,本賽季的小外援換了一波又一波,巴頓、阿姆斯、萊斯、庫克等等,包括現在的伯克,那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根本不是一支志在爭冠球隊應該選擇的外援。
廣東隊的管理層很明顯是在“湊合”,想著這些外援只要能夠適應球隊的體系,成為胡明軒和徐杰的幫手就可以了。
事實上,如果一個外援連個人的能力都展現不出來,所謂的體系和幫手全都是白搭。
所以,這個休賽期真的是找一個好點的小外援吧,沒錯,哪怕只找到1個,也會完全的不一樣了。
然后,下個賽季再多給徐昕一些真正的機會,好好的把他給練出來,就都還有機會,要不然,8強還是最后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