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鄭維山到咱們南湖農場了?”
1971年,時任安徽省軍區司令員的李德生收到了屬下傳來的消息,原來是他曾經的上級鄭維山來到了安徽南湖農場。
此時,很多人對鄭維山避之不及,唯獨李德生敢于逆水行舟。
鄭維山可不僅僅是李德生的上級,想當年他在軍區的戰績,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毛主席都有言:“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兩位都是風風火火雷厲風行。”
如此,鄭維山看到如今被安排到農場的老上級,心中既有不忿也有心疼。
于是,李德生不顧勸阻,寫信向毛主席請示,
“主席,應該如何安排鄭維山的衣食起居?”
除此之外,信中還寫滿了鄭維山過去多年的戰績,這是李德生能為這位老首長做的最后的事了。
很快,毛主席的批示下來,特意囑咐了李德生:
“鄭維山平津戰役有功,待遇不變。”
收到消息的李德生胸口那塊大石終于放下,連忙替來到南湖農場的鄭維山安排了警衛、秘書以及炊事員,照顧年老的鄭維山生活。
跟在鄭維山身邊的日子很無聊,除了日常的上工勞動外,其余的時間鄭維山都在讀書,讀得最多的就是馬列名著與毛澤東選集。這讓跟隨在鄭維山身邊的小兵將士們很是疑惑。
成天泡在書海里,哪里像是能在平津戰役里立過功的樣子。
被問及此,鄭維山陷入了對往年的回憶:“算不上什么功績,不過是用命豁出來的罷了。”
鄭維山當年做了什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功績能夠被毛主席如此惦記著呢?
風風火火前半生
1915年,鄭維山在河南省新縣出生了。由于父親是參加過革命的老戰士,鄭維山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便向往著革命。13歲成為童子軍,15歲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員。
在15歲那年,剛剛加入共產黨的鄭維山意氣風發,初生牛犢不怕虎,帶著70余名隊員參加紅軍,成為了徐向前師長的傳令兵。
憑借著勇敢無畏,果斷向前的性格,不到三年鄭維山便擔起了第二十七師政委的重擔。
真是少年英雄!
回憶起曾經年少,不少人欽佩鄭維山“英雄出少年”,可是他自己卻只說:“不過是膽子大,不怕死罷了。”
幾年過后,不到20的鄭維山已經是紅軍里的老人了。長時間地作戰無形中培養了鄭維山的戰斗意識。
1934年,鄭維山作為紅30軍的先鋒隊指揮,帶領先鋒隊打了一系列漂亮仗!從山地攻堅到攻城拔寨再到江河強渡,無一不精,不少人都夸贊鄭維山在軍事指揮方面的能力。
后來,在著名的黃貓埡戰役中,鄭維山夜襲敵軍,全殲敵軍1.4萬人,養成了“近、快、猛、狠”的戰斗風格,在紅四軍中被人稱為“夜老虎”。
這樣兇猛的作戰風格一直延續到長征時期。在長征途中,鄭維山三爬雪山、三過草地、九死一生中參加了三次紅軍主力會師。可以說,鄭維山從小在紅軍和戰爭中長大,年少將軍意氣風發,鮮有敗績!
直到1936年底的一場戰斗,才讓鄭維山經歷了一次挫折。
在那場大戰中,鄭維山身先士卒,浴血奮戰,雖說鄭維山的攻勢兇猛,但敵人也不是吃素的,直到鄭維山麾下的部隊都被打散了,戰爭才得以平息。
這場戰爭讓鄭維山頭部負傷昏迷,與副連長熊得臣一起流落到了祁連山下的小山村中,被好心的百姓救下。一開始是在百姓家里休養,但敵軍不斷在祁連山附近追擊巡查。
為了不牽連百姓,鄭維山帶著熊得臣躲進了一個狹小黑暗的山洞中,待到身體好轉,二人方才假扮乞丐,乞討回到延安。
一個可以稱作從無敗績的年少將軍,可以說是十分驕傲的,但一場戰爭不僅讓他吃了敗仗,還讓他四肢健全扮作乞丐才能回到延安,這讓鄭維山情何以堪?
重回延安的路上,鄭維山一邊乞討一邊發誓,有朝一日,定要為逝去的戰友們報仇,洗清這筆血債!
三次大敗傅作義,平津戰役的功績
若是尋常人遇見挫折與戰敗,要么性子被打磨得平穩,要么對戰役產生了畏懼,然而我們的鄭維山將軍偏生不走尋常路。
在之后的戰役里,他依舊是延續了過去的戰斗風格,打得是又猛又狠,知名敵軍戰將傅作義連續三次,敗在了鄭維山的手里。
那是1947年的清風店戰役,上級原本下令讓鄭維山從徐水一帶撤離,轉頭進攻淶水,但鄭維山堅定地認為,堅守在原地能夠達到“引蛇出洞”的效果,運氣好的話還能夠將敵人全殲!
于是上級同意了鄭維山的意見,下令鄭維山在原地待命。這一待命可把敵軍騙得不小,敵軍以為抓住了我軍主力,派遣第三軍脫離石家莊與鄭維山決戰。此時的鄭維山在石家莊韜光養晦,全力出擊,直接打出了“全殲第三軍,活捉軍長”的戰績!
繼這位被活捉的軍長之后,傅作義來到了鄭維山面前,他囂張無比卻又老謀深算,一時之間雙方達成了微妙的平衡。為了殺殺傅作義的氣焰,我軍采用調虎離山之術,派遣兩個縱隊配合民兵隊伍,大舉進攻保定。
聲勢浩蕩,讓一直穩如泰山的傅作義終于坐不住了,立刻派人支援保定。這就給了鄭維山機會,待到援軍一離開,他立刻帶人攻上了淶水!
傅作義聞訊,立即派出手下最精銳的“虎頭師”迎戰。要知道,早年間的紅軍中,鄭維山可是有著“夜老虎”的名稱,虎與虎之戰,真是激烈不已,令人心神激蕩!
最終,在淶水西北的一個村莊,“夜老虎”狠狠咬碎了“虎頭師”,大獲全勝!傅作義為自己的寶貝“虎頭師”被全殲心痛不已,發誓要全殲鄭維山的部隊為自己的寶貝報仇!
但是,最精銳的部隊被全殲一事,始終還是在傅作義心底留下了陰影,他真的能為自己的寶貝“虎頭師”報仇嗎?
同年10月,傅作義接到上級命令,試圖偷襲中央總部。我軍高層接到消息,立刻派遣鄭維山用四天前往滿城,阻擊傅作義!
僅僅只有四天的時間,若是鄭維山率領軍隊全力趕路,還有可能趕到滿城。但是此時鄭維山的部隊精疲力竭,帶著大量裝備實在是無法按時趕到滿城。
只是,一旦趕不到滿城,傅作義帶人進攻中央,他們要如何面對黨和百姓!
再三思考過后,鄭維山決定自己先帶一批精銳加速前往滿城,剩下的人一邊休養一邊趕路,保證整體行軍進度。不曾想,行至紫荊關,毛主席一封電報發到了鄭維山手里。
“你們可以白天趕路,晚上小息。”
尋常兵士可能會認為這是主席的體諒,唯獨鄭維山聽出了其中的不同韻味。晚上只能小息,莫過于中央的戰況已然不能再等!鄭維山隨即下令眾軍士扔下一切隨身物品,只帶著槍支彈藥前行。
最終,在第三日拂曉,鄭維山帶人提前一日抵達了滿城!
可是不等鄭維山帶著軍隊在滿城休養生息,偵察員便傳來了一條消息,“敵軍94師突破望都防線,我軍七縱已轉入沙河一線布陣抗擊!”
不好。鄭維山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條消息背后的含義。唐河到沙河45華里,沙河到石家莊僅100華里,如若敵人強行突進而我七縱又在沙河立足未穩,后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的軍委并不知情,若是等待命令再行,恐怕為時已晚!
于是,鄭維山喚起了疲勞的軍士們,一邊向上級匯報一邊趕路。聶榮臻對鄭維山靈活變通的做法很是滿意,而且他為鄭維山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傅作義聽聞鄭維山抵達望都,懼怕手下的94軍再次被鄭維山全殲,掉頭回逃了!
直到中央的消息傳來,鄭維山才知道中央通過新華社將他率領眾部來到望都的消息公之于眾,傅作義不信鄭維山的軍隊能夠從六百里外的滿城趕到沙河,只認為是鄭維山本就埋伏于沙河,可是曾經他的部隊被鄭維山打得這么慘,現在如何與他戰斗呢?
由于恐懼,傅作義就這么放棄了進攻。
敵人不戰而退,鄭維山帶著趕路疲憊不已的軍隊,就這么完成了保衛石家莊、保衛黨中央的目的。
雖然傅作義倉皇而逃,但是鄭維山卻是有些懊悔不甘,敵人退得太快尚未全殲,真是令人不滿足哩。
同年,平津戰役開始,鄭維山率部包圍新保安,卻發現傅作義104軍援助第35軍的圖謀,而從收到的電報上看,上級還未掌握這一情況。鄭維山當下決定重演過去,一邊聯絡上級一邊追擊傅作義。
不曾想卻是遲遲不曾與軍部打通聯絡!戰場上時局千變萬化,若是守成于此,恐怕此戰必敗!
都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鄭維山毫不猶豫地決定,先斬后奏,追擊傅作義!
鄭維山率領的部隊就像是一個天塹,將傅作義手下的第4師與第35師之間的聯系完全斬斷,哪怕是敵人兩面夾擊,鄭維山也絲毫不留手地兇猛回擊。
得到鄭維山不守軍令消息的上級大怒,他收到了來自中央的電報:“中央軍委告知鄭維山,擅自將圍城部隊調離,如敵軍逃跑,鄭維山負全責!”
即便如此,鄭維山也沒有絲毫退縮,傅作義手下第4軍與第35軍僅僅相距4公里,但是鄭維山的存在卻讓他們之間再無寸進。最終,鄭維山的臨時決定改變了整個戰局,傅作義走上了和平的道路,我們勝了!
也就是這樣的經歷,才會讓毛主席如此惦記了吧。
虎軍虎將的晚年
都說死亡是最能判斷一個人膽識的東西,“夜老虎”鄭維山將軍面對死亡時,也是如此地果斷干脆。
1998年,鄭維山老將軍診斷出肺部腫瘤,需要做切除手術。一開始,醫護人員并不敢告訴鄭維山他的病情,看出異樣的鄭維山老先生卻是很開明。
“有什么關系,大不了是個死,我這種人要死也早死幾回了,不用和我打馬虎眼。”
最終,醫護人員還是告知了鄭維山老先生實情,沒想到知道實情后的老先生不僅沒有壓力,反而能吃能睡,甚至還長胖了幾斤。
雖然鄭維山沒有什么壓力,可是醫院卻是絲毫不敢懈怠。治療方案是換了又換,還擔心方案過激了老先生身體受不住。這般踟躇著,還被老先生說了一頓。
“不就是做個手術嗎!兵力部署都已經準備好了,哪里有后退的道理?槍林彈雨我都闖過來了,這算什么?”
于是,手術開始了,進手術室前大家都緊張壞了,鄭維山卻是輕描淡寫:“戰斗就要打響了,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按計劃打下去,沒有輸得道理!”
夜老虎果然是夜老虎,風度不會因為年歲而發生變化!
術后僅僅三天,鄭維山就奇跡般地下床行走,手術三個月后,鄭維山已經能夠參加活動,做演講回憶過去了。真不愧是令傅作義聞風喪膽的夜老虎啊!
可痊愈不到兩年,鄭維山的病情就急劇惡化,被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直到此時,這位讓敵人驚恐不已的將軍依舊是風度不減當年。他躺在病床上,斷斷續續地口述要交給中央軍委的一封信。
人總是要死的,若是到我不行的時候,適時停止對我的治療吧,節約些醫療費,也算是我對黨最后的貢獻,而我最后一個月的工資就作為最后一次黨費上交組織;平時積攢的書籍送給山區的孩子們。
中央很早就提倡喪事從簡了,我是當年帶頭簽字的老同志,我死后,不開追悼會,不告別,不進八寶山,就做一次大體老師,為醫學做一些貢獻。然后就把我火化了,骨灰撒在大別山屋脊的山上。敬禮!
為什么是大別山?作為紅軍的孩子,那里是鄭維山將軍幼時放牛的地方,是他的根啊。
2000年4月26日,鄭維山將軍顫顫巍巍地寫下自己的遺言:“臺灣……我軍現代化……加快……。”
此為絕筆,2000年5月9日,一代名將鄭維山病逝,享年85歲。
參考文獻:
[1] 宋鳳英.傳奇戰將鄭維山[J].黨史縱橫,2013(12):23-26.
[2] 劉晶林.鄭維山的殲滅戰[J].中國人才,2008(14):70.
[3] 百科 鄭維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