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區強國林立,地緣政治環境十分復雜,尤其是日本和印度,都是有野心的國家,而且同中國存在領土爭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中日關系和中印關系,其實需要謹慎的布局。2020年加勒萬河谷事件發生后,中印關系經歷波折,直到2023年才有所緩和,中印邊境暫時回歸平靜。而中日之間近10年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涌動,因為日本一直在暗中圍繞臺灣布局。前年4月,日本動用民船悄悄的將愛國者-3防空反導系統部署到了琉球群島的與那國島,該島距離臺灣非常近,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
對于日本方面的這一動作,日方稱他們是為了應對朝鮮半島國家發射導彈或者衛星。日方擔心朝韓兩國在進行此類發射活動的時候遭遇失敗,導致殘骸落入日本境內,威脅民眾安全。所以要部署該反導系統,對相關情況進行監視。但該說法明顯十分牽強,根本無法自圓其說。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朝鮮半島發射的運載火箭一般都向南發射,根本不影響琉球地區,即使真的有殘骸掉下去,琉球地區地廣人稀,也幾乎不可能砸到人,更不可能造成什么經濟損失。根本不值得動用價值數億美元的愛國者-3系統。
所以他們的這一波操作,其實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圍繞臺灣作文章,加強西南諸島的軍事力量。因為與那國島距離臺灣很近,在能見度特別好的時候,島上的同胞在岸邊可以直接看到與那國島的輪廓。而且與那國島前些年就已經部署了日本自衛隊的電子戰部隊,裝備了電子戰系統,能截獲和監聽周邊地區的電磁信號,愛國者-3系統再部署上去,這等于是打造了一個完善的反導兼監視的軍事基地。
那么問題來了,日本此舉究竟會對臺海地區造成什么影響,綜合分析大概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強化美日對臺海局勢的干預能力。對于臺灣問題,近幾年美國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轉變,從過去的語焉不詳,開始傾向于公開支持臺當局和臺軍,前總統拜登在接受采訪時甚至還表示“會出兵介入臺海”,2022年發生的佩洛西竄訪風波也導致臺海緊張局勢近兩三年一直居高不下。結合這些大背景來看,美日已經開始為介入臺海而提前做準備,有了與那國島和其他日本西南諸島的軍力,可以實現火力交叉封鎖。
第二個方面是日本要利用與那國島防御中國。如果未來臺海有變,美國武力介入沖突,那么日本就面臨一個選擇,是出兵參戰,還是不參戰。如果出兵,日本完全可以把中國反擊駐日美軍基地當成借口,但如果不出兵,日本也需要考慮中國統一臺灣后,兵鋒正盛,可能影響到釣魚島爭端或者日本西南諸島的問題。所以無論日本是否出兵介入臺海,他們似乎都可以選擇在與那國島強化防御能力,這個選擇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是不吃虧的選項。所以綜合來看,未來應嚴加防范日本在該區域的動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