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中,她飾演的39歲保險從業者胡曼黎,經歷失業、離婚后逆風翻盤,與年輕搭檔薛曉舟(董子健飾)上演職場“絕地求生”。
這已是孫儷第N次以“大女主”身份亮相熒屏——
從《甄嬛傳》到《安家》,從《玉觀音》到如今的新劇,她已穩坐“大女主”寶座二十余年。
沒有緋聞炒作,不靠流量營銷,孫儷“扛劇”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1、極致的專業主義——從“體驗派”到“細節控”
孫儷的敬業,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追求人物的準確性,對角色有著很深的理解,聽她聊角色,會感覺她在聊一個自己熟識了很久的朋友。
比如,她形容《蠻好的人生》女主胡曼黎——
“絕對是要把所有有錢寫在臉上、寫在家里”。
在理解了人物之后,她會精心設計人物的一舉一動,因為每一個動作和行為,都是人物的支撐。
她還是個極致的體驗派。
為演好《烏云之上》的刑警韓青,她直接扎進刑警大隊體驗生活,向一線警察請教辦案細節。
拍攝電影《霍元甲》的時候,為了接近角色,她特意到盲校體驗生活;
拍《甄嬛傳》時,她會提前30天把臺詞背下來,因為劇中半文言文臺詞較多,還摻雜很多古詩詞,她不想在表演時被臺詞束縛。
孫儷說:“每一部戲對我來講,都要從零開始。我每一個角色的細節、靈魂,都要用我的人生經驗去堆積出來的,可能有一些是失敗的,有些成功了。可以復制,但是那個復制又不能完全一模一樣,因為每個人又不一樣,所以每一個角色對我來講都是從零開始,從頭再來。都是戰戰兢兢,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
每一部戲都從零開始,每一個角色都是從頭再來,這種“戰戰兢兢地堆積”、這種近乎執拗的較真、這種難得的清零思維,讓她塑造的每個角色都鮮活可信。
2、選劇眼光毒辣——跨越周期的“選劇方法論”
孫儷挑劇本的眼光堪稱一絕。
她從不重復自己,卻總能用角色定義時代——
2003年的《玉觀音》讓她一劇封神;
2011年的《甄嬛傳》,至今甚至到將來都將是無數人的“下飯神劇”;
2015年的《羋月傳》,以政治家的格局演繹女性成長;
2020年的《安家》,她又化身“拼命三娘”房似錦,戳中都市打工人的共鳴。
2025年,她攜懸疑劇《烏云之上》和都市劇《蠻好的人生》回歸,前者聚焦刑警的硬核破案,后者探討中年女性的職場逆襲,再次展現她駕馭多元題材的能力。
她的作品總能在商業與藝術間找到平衡,既叫座又叫好,不僅收視率爆棚,還讓她拿下了金鷹獎、白玉蘭獎、飛天獎等眾多殊榮,這些都是“孫儷出品,必屬精品”的最佳證明。
好劇本當然不會從天而降,孫儷每次都能“切中要害”,是因為她有自己的方法和堅持。
孫儷有一位一起工作了16年的文學統籌。十多年前,文學統籌并不是每個演員都會配備的團隊成員,但孫儷堅持要有。她怕自己看劇本太主觀,希望旁人提出更客觀、全面的建議。
作為頭部演員,孫儷每年都會接到為數眾多的劇本和項目邀約,她會和團隊一起開會,一起交流和討論劇本里的人物故事,達成共識,確定篩選標準。
她的每個劇本都會有一個劇本意見,其中會給出具體評分以及是否接演的建議,《甄嬛傳》和《小姨多鶴》這樣獲譽頗多的作品,都是這套流程達成共識的結果。
除此之外,孫儷對劇本也有自己的堅持。
她說,她會和團隊成員討論每個不同的階段應該再嘗試些什么,再打開些什么可能性。可能有些劇本在別人看來很好,但對孫儷來說是一種重復,那她也許就會選擇放棄。
正是這種超越行業周期的選劇方法論,讓"孫儷主演"四個字始終是品質的代名詞。
3、人生如戲——用真實感打破“明星濾鏡”
戲外的孫儷,始終與浮華保持距離。
她常在社交媒體分享種菜、練字、練太極的日常,甚至以“養生達人”身份出圈;
與鄧超的“互黑式愛情”成為娛樂圈清流,兩人從《幸福像花兒一樣》因戲生情,結婚15年依舊甜蜜,連買衣服都能撞款;
《蠻好的人生》即將開播,她又在微博發了長文,分享制片人的故事,共情職場女性的不易,沒有套路化的營業,一字一句都是真誠。
也正是這些真實感,讓她在觀眾心中不僅是演員,更是“身邊那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
這幾年,孫儷主動放慢節奏,三年半才推新作,但對專業的追求她卻從未放下,反而會更注重細節的打磨。
她認為,如果總捏著過去的成功不放,就演不出新的靈魂。
專業上的敬畏心讓她精益求精,生活中的松弛感讓她走得更遠。
孫儷的“扛劇神話”,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對職業的敬畏、對生活的真誠、對自我的清醒。
在流量至上的時代,她像一棵扎根土地的樹,用扎實的作品與人格魅力證明:真正的頂流,從不需要喧囂。
2025年,她仍在突破——《烏云之上》圓滿收官,《蠻好的人生》也已蓄勢待發。
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孫儷的‘花期’沒有盡頭,因為她從未停止生長。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