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起來了
不少小伙伴計劃去海邊玩
但是這個季節
海里的水母也開始“蠢蠢欲動”
這兩天
就有游客在海邊
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
它們看起來溫柔清透似乎毫無威脅力
有的甚至被沖到沙灘上
外表酷似塑料袋,吸引人去觸碰
專家提醒
不要去觸碰
水母雖美 但實在危險
離岸邊800米
發現大面積水母
胡思春是一名漿板教練,近日在跟隊友做10公里拉練的時候,在距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岸邊,大概800米的位置,發現了大面積的水母出現。
船長顏輝表示,特別是一種紅色水母,它的觸須是透明的。如果下海游泳,在海里會基本看不到它的觸須……兩人表示,當天氣晴朗近海溫度上升、降水較少,就有可能會出現水母聚集的情況。
曾有7歲娃海面玩耍被蜇傷
據了解,每年春夏之際,正是水母聚集和繁殖的季節。去年3月,有市民曾發現一只死亡的巨大水母。
深圳衛健委也曾發文提醒市民,每年5月到8月去海邊的時候,會傷人的水母成群活躍在淺海區,很容易被誤傷。
一位7歲男孩在海面上玩耍的時候,意外被海面上疑似水母的白色漂浮物誤傷,孩子被蜇傷后,雙腿出現大面積紅腫,部分皮膚潰爛到可以看到脂肪組織,進行了兩次植皮手術。
水母劇毒
可致人休克或死亡
一只水母有多毒?據統計,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有的水母刺絲可分泌類眼鏡蛇毒,把人蜇傷后迅速取人性命,對人類危害極大。
水母,別稱海蜇,屬于刺胞動物門動物。水母每個刺細胞,相當于一個刺針。即使是遇到非常微小的機械刺激,也會將刺絲釋放出來。刺絲囊能在一百萬分之一秒內發射毒液。
以澳洲箱形水母為例,儲存毒液的刺細胞有5億多個,一旦遇到刺激,就相當于有數億個刺針同時刺向你。
再比如曾在深圳大梅沙發現的僧帽水母,其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嚴重時可致命。
大連市皮膚病醫院門診部主任李明鑫表示,水母蜇傷是通過皮膚接觸水母,因急性過敏和中毒反應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癥反應性疾病。
被水母蜇傷后,患處會在數分鐘內出現針刺痛感,之后可能出現水腫、風團,同時伴發瘙癢、疼痛、燒灼感。除了局部反應,還可能導致全身癥狀如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等。
輕癥者可在數天后恢復。而重癥者,患處皮膚會有紅色的鞭笞樣印記,皮損區還可出現水皰、糜爛甚至潰瘍。
如果水母毒性更強,傷者會迅速出現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或者死亡。
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專家表示,大連周邊海域有4種大型水母,近20種小型水母。其中4種大型水母之一的海蜇,就是俗稱的綿蜇,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種類,主要分布在近海水域。目前大連海域綿蜇數量不多,毒性不強,一般不會致人死亡。而沙蜇在4種大型水母中個體最大,直徑可超過1米,體重可達上百斤,毒性也最強。近年來,在大連海邊發現的“海蜇”基本上都是沙蜇。和海蜇一樣,沙蜇的口腕部長了很多絲狀的觸手,捕食或者防御敵害的時候,它們會將觸手上的有毒細胞刺入食物或敵人的體內,造成對手麻痹、疼痛甚至死亡。
游客撈上來的沙蜇圖片
被水母蜇傷怎么辦?
水母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所以去海邊玩,如果看到,遠遠躲開一般不會受到傷害,但以防萬一還是要牢記。
醫生提醒:
一旦被水母蜇傷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抓或撈取水母,要保持鎮靜,盡快遠離事發海域并盡快游到岸邊,同時及時對癥處理。
步驟一:用毛巾或者沙子將刺囊弄掉
上岸后,先用毛巾順著同一方向,將身上刺囊弄掉,如果沒有毛巾,可以用沙子將刺囊擦掉。
步驟二:用肥皂水、蘇打水進行沖洗傷處
然后用肥皂水、蘇打水或者其他堿性液體對傷處進行擦拭,可以起到中和酸的作用,減少身體對毒素的吸收,減輕蜇傷引起的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淡水或者酒精進行沖洗,否則易使殘留刺囊在體內再次釋放毒素,可能加重全身不良反應。
步驟三:觀察或及時送醫
在處理好傷處后,一定仔細觀察,若蜇傷面積較大,或者出現其他急性癥狀,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救治。過敏體質、兒童、老人和有基礎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現病情快速進展,應格外注意,在進行緊急處理后,應第一時間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注意:
如感到疼痛、瘙癢,不要用手抓撓,以免皮膚中的刺細胞分泌新毒素。用冰袋敷在患部可減輕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還有
一些游客因缺乏經驗
被蜇傷后將水母拿在手中擺弄
這樣做非常危險
專家表示,水母的觸須離體后,在一定時間內仍有活性,一旦人碰到了同樣會蜇人。“近年來經常有市民在海邊游泳時,明明沒有看到水母出沒,卻莫名被蜇傷,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此外,除了水母,也要警惕像海蜇、海膽、有害藻類等淺水區生物,被這些生物蜇傷,也會出現水腫、水泡、疼痛等癥狀。因此去海邊玩耍,務必慎行,安全游玩。
來源:新聞大連
編輯:馬雪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