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名從事金融行業的女性發表了一則視頻,視頻中,她笑著談論了一些對當代男女和婚戀關系的一些看法。
可是,很顯然,她在視頻中的觀點并沒有把握到一個客觀的方向,通篇的言論無不透露著她“精致利己”的刻薄的形象,激起了一眾網友的吐槽。
有許多人說,怪不得現在女孩兒都嫁不出去,如果都是這樣的想法,又有哪個男人會想結婚呢?
古人常說“女子癡心,男人薄幸”,因為女人對愛情總是專一的,而男子卻往往是負心的。
可這句話放在今天還能適用嗎?當老祖宗的智慧遇到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我們這才意識到時代對人性的影響實在是強得可怕。
“上海金融女”為什么嫁不出去?
在視頻中,女子的第一句話就是在說:“你一個河南窮小子,就想捆住我啦?”
之后伴隨著斷斷續續的嘲笑,她又補充道:“周末在家做個什么番茄炒蛋,拿兩個大白饅頭,我才不吃嘞,我現在可是吃西餐的人嘞。”
女子的言辭之中,盡是對她口中那個“河南小伙”的鄙夷和嘲弄,都是一只鼻子一張嘴的,似乎她生來就比別人要高貴似的。
視頻畫面
視頻中,鏡頭外的大哥提到該女子所從事金融行業的項目,動輒都是一兩個億的出入,而反觀女子口中的小伙,則只能在健身房賣一兩千的健身卡,相較之下,女子覺得自己牛逼壞了。
此外,她還補充道,就算賣再多的健身卡,拿了很多提成,賣成了健身房的銷冠,還被領導器重,但晚上不還是要住在毛坯房里嗎?
自始至終,該女子的臉上的嘲諷意味都沒有停止過。
視頻畫面
盡管她口中的“河南小伙”業績干得再好,生活再怎么樸素,她都不覺得那是節儉,相反,她認為那只是貧賤,而且是對金錢和地位望而不得的貧賤。
她表示自己接受不了過那樣的苦日子,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不是為了來上海和你一個窮小子啃饅頭的。
如果真要吃饅頭,那還讀書干什么?直接在老家,找個普通人家嫁了不好嗎?
視頻畫面
隨后視頻外的大哥又連連表示贊同,并且補充道所謂“上海金融女”平時光鮮亮麗,接觸的也都是大鱷,很難再看得上普通小伙子。
該女子也隨之點頭稱是,并說一旦去過高爾夫球場,看過大佬揮球桿這種電影中的場景,就肯定不想再回到啃饅頭,吃麻辣燙這樣的窮苦日子了。
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縱使該女子的言論有多么尖酸刻薄,但光看這一點的話倒還真說得一點兒沒錯。
不過,有趣的是,在視頻的結尾處,女子一不小心透露出了自己所謂“金融行業”的真實面目。
視頻畫面
此話一出,眾多網友也是表示“釋懷了”,把自己包裝得那么精致漂亮,原來也就是一個賣保險的。
既然如此,那你和你之前口中的賣健身卡的“河南窮小子”又有什么區別呢?同樣都是銷售,只因為你賺的多一點,他賺的少一點,這就是你瞧不起他的理由嗎?
此外,在該女子之前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知道她本身也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同“河南窮小子”一樣,她也不過是一個來上海打工的外地人罷了。
視頻畫面
大家都是來打工的,不互相幫助也就罷了,還處處瞧不起別人,如此行徑,倒也怪不得三四十歲還是獨身一人,結不了婚。
說什么自己現在是“吃西餐”的人,且不說西餐到底比不比中餐高貴,就算天天“吃西餐”,她又真的能擠入到那群“大佬”的朋友圈內嗎?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你或許看到過縣長,也和他說過話,但你從來就和縣長沒半毛錢關系,那你憑什么說自己就是縣長夫人呢?
《讓子彈飛》臺詞(引用畫面)
“上海金融女”的本質
在視頻的下方,有許多網友對該女子展開抨擊,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評論
有人說,她的認知就是:讀書就是為了認識樓上的主人,并成為其眷屬。
意思就是,該女子讀書并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境界和能力,而只是為了趨炎附勢罷了。
網友評論
還有人則表示,“報紙包了瓷器和古董,報紙也覺得自己就是古董了…”
這話說的是一點兒也沒錯,還是那句話,看過豬跑并不等于吃過豬肉,人如果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難免會遭人嘲笑。
從視頻中的情景來看,該女子的言論或許是對自己以及“上海金融女”這一群體的自嘲,可讓人頗感疑問的是,女子口中的“上海金融女”,真的只會出現在上海嗎?
該群體發表的言論
所謂“上海金融女”,原意是指在上海從事金融事業的女性,可若要展開來講,“上海金融女”所指代的群體可要大得多。
在中國,不只是上海,各省各市其實都有著那么一堆“不那么年輕”的女性沒有選擇結婚,而是自己單獨生活。
這些女性往往都超過了30-35歲這之間的分水嶺,亦或是在這個區段之間,你可以在城市里的相親角輕而易舉地找到她們,就像在街邊找到一家奶茶店一樣簡單。
相親角的那些離譜要求
這其中,一部分的女性就和奶茶一樣,除了包裝華麗以外,幾乎對你的健康和生活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們往往都價格虛高,明明原材料的成本都十分常見且便宜,可拼湊在一起,愣是能給出一個驚為天人的報價,讓你擔待不起。
此外,還有一點,這些奶茶普遍熱量偏高,而熱量則代表著脂肪。
對這一小部分群體的描述其實并不是偏見,前幾年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傅首爾面相”,就是這一小部分群體的最佳代詞。
“傅首爾面相”
將這些代表“尖酸刻薄”的女性面相與前文所寫的“上海金融女”聯系起來,是不是會有一些相似之處呢?
不過,或許很多人會說,這種觀點其實就是“以貌取人”,說到底還是對一部分女性的污名化而已。
然而,究竟是“以貌取人”,還是“面由心生”,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心中自有答案,筆者在此不對此議題多作贅述。
援引網絡圖片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男女之間的婚戀看法也在進一步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女性,甚至男性,都在強調“精致利己主義”,比起結婚,他們更講究自己生活的質量。
然而,先不說這個觀念究竟是對是錯,對社會有無利好,重要的是,像“上海金融女”這樣的群體究竟為什么會出現?又是為什么,如此之多的女性會對其趨之若鶩?
每個人心里的答案都不一樣,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